就比如阿根廷,除了布宜諾斯艾利斯以外,其他城市的體量還有產業,就有些不夠看了。
三馬林達情況類似于南美城市,但是也有些區別,那就是東非會通過行政手段分流人口,就比如說東加里曼丹,不僅只有三馬林達,還有丹絨和馬辰,丹絨和馬辰雖然比三馬林達差一些,但也不至于落下太多。
博魯特說道:“你說的沒錯,不過,就明面上來講,三馬林達應該是我見過的僅次于的里雅斯特的城市。”
“我原本以為,這里的生活條件很艱苦,還有大量的種植園,但是,見到三馬林達之后,我覺得克羅地亞除了首都以外,可能都沒有比三馬林達發達的地方。”
克羅地亞雖然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卻是奧匈帝國經濟最差的區域之一,基本上只能靠著農業過日子,和東加里曼丹相比,經濟上還真有可能比不過。
畢竟如今東加里曼丹的人口也在三百萬以上,而克羅地亞王國人口差不多也就這個水平。
但是,東加里曼丹的土地面積比克羅地亞更大,資源也更加豐富,同時這里的港口,交通也比克羅地亞更發達。
港口方面,東加里曼丹的三大城市,三馬林達,丹絨和馬辰都是港口城市,而克羅地亞只有里耶卡規模還算不錯。
這個時代的克羅地亞可和前世的克羅地亞有顯著差別,因為達爾馬提亞王國的存在,所以前世克羅地亞的大量海岸線和港口,屬于達爾馬提亞,就比如扎達爾,斯普利特等等。
同時,東加里曼丹不僅海運便利,內河航運的優勢也是克羅地亞所不能比擬的,三馬林達就建在馬哈坎河畔,而克羅地亞沿海就沒有這樣的河流溝通內陸。
而且,別看東加里曼丹是東非的殖民地,貌似低人一等,克羅地亞在奧匈帝國內部,可能連東非的殖民地都不如,過去克羅地亞長期屬于匈牙利事實上的“殖民地”,這應該是類似于沙俄時代,俄羅斯以外的區域。
所以,東加里曼丹的經濟事實上比克羅地亞要強的多,三馬林達放在克羅地亞,更是能直接空降第一大城市的寶座。
帕霍爾也對在三馬林達未來的日子產生了一定的向往。
“在這里我們說不定混的不比在克羅地亞差,唯一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是我們不太適應這里的環境。”
悶熱是三馬林達唯一的缺點,畢竟這里地處于熱帶。
在兩人對話的時候,福利號的船長也終于結束了對三馬林達的介紹,他對眾人說道:“來到這里之后,大家就可以展開新的生活,和過去告別了。”
“東加里曼丹絕對是一個宜居的地方,看起來環境有些惡劣,但只要待上一段時間,就可以慢慢適應。”
“而且,這里比歐洲要安定太多,沒有戰爭和各種沖突。”
福利號上的移民,基本上來自于奧匈帝國,他們中有一部分來到這里,就是為了躲避動蕩的局勢,還有經濟危機。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點在于,東加里曼丹也并非安全之地,尤其是未來,這里就可能成為東非和某個國家博弈的主要戰場之一,不過,至少這幾年里,東加里曼丹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