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猶太資本集團,還有學閥,輿論集團等等,東非顯然十分忌諱這種問題的出現。
所以,只能盡可能分而治之,但是又不能引起他們的反感,讓他們離開東非,為美國等國家效力。
所以,通過政策,福利,工作等方式的引導,悄然的把他們拆開,是最好的辦法。
除了對猶太裔科學家分而治之以外,東非對其他奧匈帝國科學家也沒有那么放心,至少在考察期內,還不會讓他們接觸東非的核心科研項目。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現在許多科學家移民,到東非發展,那是為了躲避奧匈帝國的戰亂,如果奧匈帝國恢復和平的話,說不定就有一部分人會重回歐洲。
當然,絕大部分人最后還是會留在東非。
1934年6月以來,申請移民東非的奧匈帝國移民明顯增加,除了科學家以外,還有大量普通民眾,以及技術性人才。
對于這些人,東非同樣沒有忽略,東非海外殖民地還需要大量人口補充,所以一時間,東非海外殖民地移民人口快速增加,這也是東非海外殖民地繼一戰以來,最大的一波歐洲移民潮。
對于這些奧匈帝國移民,東非海外殖民地基本上是來者不拒,如今東非海外殖民地,也有了一定的人口基數,所以,并不擔心引入過多移民會招太多問題。
除了引入大量普通移民以外,這次移民潮中,東非海外各個殖民地,同時重點招攬技術性人才,也是一個重要變化,這說明東非海外殖民地的產業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總而言之,奧匈帝國戰亂,給東非帶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補血,不管本土還是殖民地,都從中獲利。
而奧匈帝國的紅利,還有很大的空間供東非挖掘,就比如匈牙利還有諸多頂級人才,亟待引入,只等匈牙利混亂,東非就可以復制現在在奧地利的經驗。
除此外,假如后面奧匈帝國真解體的話,奧匈帝國軍事人才,對于東非軍事發展也是極大的補充。
只不過現在,奧匈帝國到處都在打仗,所以很多軍事人才還不至于外流,可戰爭一結束,許多人就面臨失業問題,就比如之前奧匈帝國的一些元帥,將領,奧匈帝國解體的話,他們就成為了“孤兒”。
這些“無家可歸”的軍事人才,可是有著豐富的戰爭經驗,尤其是許多人經歷過一戰的磨練,而這正是東非所欠缺的。
等到奧匈帝國解體,東非就準備把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接到東非養老,從而指出目前東非軍事發展中的問題,并且吸納他們的作戰經驗,以及驗證最終的軍事思想和戰爭形勢變化。
從一戰一直到現在,奧匈帝國戰爭基本就沒有停止過,先是和協約國打仗,然后是和蘇聯對抗,最后是匈牙利平亂,到現在奧匈帝國內亂。
所以,絲毫不用懷疑奧匈帝國軍事人才的專業性和前瞻性,他們對于歐洲戰爭的見解和預見性,必然比東非軍方要先進的多。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