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第二次五年工業計劃正在如火如荼的大踏步完成,國力日盛。
而德國吞并奧匈帝國后,也將在歐洲如日中天。
接下來,不管德國還是蘇聯,兩國最終誰勝出,都有可能一統歐洲,成為一個足以威脅到東非和美國的超級強國,這自然不是東非和美國希望看得到。
所以,相較于東非和美國在大西洋大打出手,兩國反而在爭奪歐洲利益上更有共同話題。
只要歐洲崛起失敗,這個驚人的市場被騰出來之前,東非和美國完全可以暫時“和平共處”。
一個歐洲就養活了德國,蘇聯,英國,法國,意大利六個世界列強,還有一堆實力不濟,但是過的很舒服的中小型經濟強國,就可以看出整個歐洲市場驚人的消費能力和水平。
這是一個足足由近五億人口組成的世界最大消費市場,而東非和美國人口加起來也才三億,只有歐洲的五分之三。
除此外,誰統治了歐洲,也就意味著能夠控制地中海沿岸的北非,中東,還有靠近歐洲的中亞等區域,基本上能影響到大半歐洲大陸和部分非洲。
恩斯特說道:“我們現在在非洲西北部的布局,總體上是為了帝國的世界戰略服務。”
“最終的目標,就是將非洲西北部,變成帝國進軍歐洲的跳板,等到歐洲內部矛盾徹底激發,打成一鍋粥后,再最后跳出來摘桃子。”
“而到了那一步,我們現在可以明確的競爭對手就是美國,很顯然,美國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更容易侵入歐洲,而我們還被蘇伊士運河,撒哈拉沙漠,直布羅陀,英吉利海峽這些地理上的障礙和關隘限制住手腳。”
美國是東非明確的未來歐洲利益競爭對手,至于另一個競爭對手,也就是歐洲最終的勝負手,最大概率會在德國和蘇聯兩國之中產生。
不過,即便歐洲產生了最后贏家,東非和美國也不會放任這個贏家徹底把整個歐洲的利益吃進肚子里,而反過來,把歐洲利益全部吃下,這也是德國,蘇聯,英國等歐洲國家試圖完成的目標。
弗里德里希皇儲點了點頭說:“相較于蘇伊士運河所在的紅海航線,很明顯,我們現在擴大大西洋航線,構建帝國到歐洲的線路,難度最低。”
“所以,非洲西北部還有北非鐵路上的一系列政策,都是圍繞歐洲這個蛋糕所展開的。”
“而在非洲西北部的擴張上,美國就是東非發展最大的障礙,美國不管是出于維護本國在大西洋的地位和利益,還是為了阻止未來,東非搶奪歐洲的勝利果實,都不會無動于衷。”
“這也意味著我們和美國在大西洋方向的爭端會進一步擴大化,過去兩國主要戰場在南美,現在則擴大到加勒比海,非洲西北部海域,而等到我們突破了這兩個地區后,也就意味著北大西洋也可能變成帝國和美國交鋒的區域。”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