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早有一天,我們也可以獲得更好的資源,尤其是英法兩國持續衰落的大背景下。”
東非海軍在世界的力量部署,僅次于英國,軍事基地數量僅次于英國和法國。
而之所以,東非海外軍事基地數量不如法國的重要原因,就是東非崛起的時間太晚,好位置基本被英國和法國占據了。
不過,東非的海外軍事基地也不是沒有優勢,就比如未來世界民族覺醒和國家獨立浪潮爆發后,東非會遇到的問題最少。
因為東非占據的很多地方,本就人煙稀少,或者戰略位置并不突出,同時,東非在處理海外利益上,也比英國和法國收得更緊。
就像達赫拉,東非是直接買斷這塊地區的所有權,而不是租借。
即便是東非海外的殖民地政治實體上的軍事基地,東非也會單獨將其隔出來,防止這些地區未來獨立后,索要這些軍事基地所在的的所有權。
這樣,東非在海外軍事基地的控制,就不容易受到當地政局變化的影響,也不容易遺留歷史問題,不過這都建立在東非政府認為傳統殖民時代最終會瓦解的共識上。
臺爾曼說道:“未來,我們的達赫拉港,就可能成為和美國蒙羅維亞港的競爭對手,所以在達赫拉投入更多的資源,是很有必要的。”
“這事關到整個非洲西北部的戰略布局。”
非洲西北部在東非和美國的世界戰略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畢竟這里本身就是一個面積超過五百萬平方公里,擁有幾千萬人口,和豐富自然資源的龐大區域。
同時,這里處于東非,北美和歐洲三大地緣板塊的中心區域,是三個世界政治集團的交匯地帶。
誰控制了非洲西北部,誰就能在對另外兩個地緣板塊的競爭中,占據更多的主動權。
東非獲得這里,就可以加快對歐洲的滲透,同時極大排除美國在南大西洋和大西洋東岸的影響力。
而美國控制這里,就可以遏制東非北上,同時切斷東非和歐洲國家的聯系。
至于歐洲,在沒有出現一個主導性國家或者政治組織力量之前,歐洲無法借助西北非發揮更大的政治作用。
就比如現在西北非,實際上就大體控制在法國和英國手中,但他們對當地的主要收益,是經濟上的利益,也就是當地的廉價資源還有勞動力。
可英國和法國,卻無法借助西北非,發揮世界性的作用,這是因為他們實力上的不足造成的,即便兩個國家聯手,也最多保證其在西北非地區的利益不會受損。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