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贊德高原東南連接著大湖區,北部靠近東非西北部的喀麥隆省和加蓬省,是東非北部經濟的天然樞紐。
如果這個樞紐不被利用起來,東非東北和西北部就無法貫通,就比如內陸的物產想要通過西部港口出口,就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且降低貨物運輸的效率。
除了阿贊德地區以外,也沒有替代路線,來溝通東非北方的經濟,因為阿贊德地區的南邊就是廣闊且難以開發的剛果雨林,而北邊則是撒哈拉沙漠。
所以,東非北方的經濟交互,就繞不開阿贊德地區,目前東非北方,包括北方鐵路在內的,用于連接東西海岸的大部分主要交通線路,都集中經過阿贊德地區,東非也不可能以極大的代價修建一條替代阿贊德高原,穿越雨林和沙漠的鐵路。
畢竟,東非北方本就地廣人稀,人口分布極不均勻,而且政治地位也不太重要,并不值得大費周章。
因此,阿贊德高原及周邊區域的發展,就必須圍繞阿贊德地區展開。
關于這一點,可以用遠東帝國的河西走廊類比,遠東帝國連接西域,河西走廊就是最佳通道,這也是阿贊德地區在東非北方的交通地位。
當然,東非對阿贊德地區的重視肯定遠不及遠東帝國對河西走廊的重視,畢竟河西走廊關系著其國土安全,而阿贊德高原雖然屬于東非邊境,但東非北方本身面臨的國防壓力可以用極小來形容。
同時,東非對北方地區的軍事部署,不用完全依賴這里,完全可以通過西海岸鐵路來實現,對北方地區的支援和兵力輸送。
弗里德里希皇儲:“作為邊境區域,阿贊德地區也能夠借助對歐洲,西非,北非的陸地貿易,適當發展一定的工業,重點發展商業。”
即便有了北非鐵路這個契機,東非對在北方發展工業依舊會傾向于保守的發展政策。
畢竟,現在東非的工業產能基本已經飽和,在北方新建大規模工業區的意義不大,且東非北部資源上的短板還是比較突出的。
阿贊德地區,大約就是前世中非共和國所在的區域,當地比較突出的資源,是鉆石和黃金之類的,雖然這兩樣礦產價值很大,但是對于工業發展的重要程度,遠不及那些能源礦產還有金屬礦產。
當然,東非還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因為這里靠近撒哈拉沙漠的原因,生態比較脆弱,水資源相對緊張,這也不適合大規模的工業建設。
所以,弗里德里希皇儲才定下基調,在當地只發展適當的工業。
而大力推廣商業就很好理解了,畢竟阿贊德地區,本身就屬于東非邊境,挨著北非和西非,北非鐵路開通后,還能和歐洲,中東一些國家進行貿易。
不過,即便是發展商業,也只能對當地的經濟進行改善,畢竟東非對外貿易的主流,還是東西海岸。
好在,東非北方本就人口不多,所以即便是能夠分得一杯羹,也足以滿足當地民眾對經濟的需求了。
“正是出于以上考慮,這次行政區劃變動中,東阿贊德省將被拆分,其西北部分區域和西阿贊德省組成新的阿贊德省,而剩余大部分區域,則劃歸到巴伐利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