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主力作戰艦艇迭代,進度比其他大國海軍略慢,東非政府心里其實也很清楚。
萊茵市。
恩斯特躺在沙發上,一邊看著現在東非軍隊的發展匯總報告,一邊對弗里德里希皇儲說道:“相較于陸軍和空軍,海軍的擴張確實慢了一些。”
“現在既然已經明確了其他國家海軍的大致發展情況和計劃,我們也可以酌情給海軍松松綁。”
“現在英國航母力量是僅次于東非的國家,我們就以英國為藍本對帝國海軍進行加強,再建造三艘新航母,將帝國航母編隊擴充到十支。”
弗里德里希皇儲揉了揉眉頭,嘆氣說:“一次性建造三艘航母,再加上我們現在正在建設的兩艘航母,那就意味著帝國在同一時間里,有總共五艘航母建造,這可真是一個大手筆。”
雖然之前提到了,英國的航母數量并不比東非差多少,但是二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就以英國服役的幾艘航母來說,都不是“專業”航母,大多由其他大型軍艦改造而成,就比如英國的鷹號航母,就是由戰列艦改造而來,還有用巡洋艦改造的勇敢號。
美國和日本海軍航母,實際情況和英國也差不了多少。
反觀東非,從第一艘航母開始,從設計到武器配置和建造等方面,都是完全區別戰列艦的一種新艦種。
并且根據恩斯特的記憶,去掉了一些畫蛇添足的東西,比如艦炮,雙層飛行夾板等。
所以,論航母的先進性和專業性,東非絕對大幅度領先其他國家,只不過建造成本也更高,現在一次性建造建造五艘航母,弗里德里希皇儲自然心存疑慮,這不僅僅是新添五艘航母,而是五支以航母為核心的作戰編隊。
對于弗里德里希皇儲語氣中的不確定性,恩斯特敲著桌面說:“一次性把航母編隊擴充到十支,對帝國確實有一定的壓力,不過,我認為這種風險是完全可以承擔的。”
“畢竟現在的世界局勢越來越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新一輪的世界大戰,因此,提前做好準備,對東非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等到真正開戰的時候,再增加生產線,代價只會更大,且短時間里擴充產能,因為配套設施和經驗的不足,也會影響戰艦生產出來后的性能需求。”
戰爭爆發后,軍事工業就會從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在和平時期,為了爭奪有限的軍事訂單,各個造船廠會盡可能的壓低價格,從而吸引海軍的訂單,同時市面上的原材料,包括鋼鐵,發動機,通信零部件等價格也維持在正常水平。
而開戰后,鋼鐵等原料的價格必然上漲,工人工資也要增加,屆時想新建軍艦,必然會付出更高的代價。
所以,東非現在悄摸摸的完成海軍的擴張,是一種降低成本的好辦法,這里悄摸摸的完成海軍擴張,并不是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竊取情報和引起他們的警惕,而是為了防止市場上的奸商,趁機抬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