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進打算在醫院住一段時間,他要進行后續治療,直到將腫瘤清掃干凈,楊平也想早一點看看究竟能不能用多次治療將腫瘤細胞全部殺死。
二期三期臨床試驗的志愿者,原本還想面向社會招募,現在還沒有公開招募,已經有很多人打電話來詢問,志愿者的人數有限,只能分配給那些捐款給基金會的捐助者。
對于這個新方法,他們寧愿冒風險也要試一試,這是人的求生欲決定的。
科研基金會上的資金數額已經非常巨大,可以說楊平做任何研究已經不缺錢,為國家節約了很多資金。
因為將來這種新療法的生物制劑將由銳行來生產銷售,很多跨國公司積極與銳行洽談,希望到時可以展開合作,以免落后。
還有很多公司表示希望可以投資銳行,但是被銳行拒絕,銳行公司既不打算上市,也不打算引入外部資金,它只想自己一步一步慢慢發展。
黃佳才有自己的想法,一旦引入外部資金或者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就存在潛在風險,而且銳行現在不缺錢,醫療器械產品矩陣已經全面鋪開,現金流非常充足。
藥品研發周期長,但是他也不怕,有醫療器械這一塊的現金奶牛,撐到一些藥品、生物制劑等等新產品出來完全沒問題,就算真的需要錢,很多銀行會全力支持銳行,所以它根本不需要其它資金。
再說銳行后面還有安寧集團、昌鑫礦業、郭氏集團等等這些巨頭鼎力相助。
這種k病毒療法的優點慢慢凸顯出來,在寧玗身上使用的時候,副反應已經非常低,他只有當天出現過低熱和輕微的類似感冒的卡他癥狀,第二天就恢復正常,整個治療過程非常輕松,這讓楊平原本準備的很多應急措施都沒有用上。
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寧琪還是讓寧玗多住一些天數,她只有這么一個弟弟,所以即使再忙,也天天抽空來看寧玗。
楊平去普外科看方主任的病人,回來還在半路的時候,接到神經內科徐主任的電話。
神經內科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病例,18歲的高中生,男性,劇烈頭痛和反復癲癇發作,已經入院三天還沒有獲得診斷,一般三天還沒有獲得診斷,就需要考慮這是疑難雜癥。
楊平只好來神經內科看看,平時他很少來內科,會診的科室大多數是外科,要不是十分特殊的原因,內科也不會請研究所的醫生會診,畢竟研究所的醫生都是外科醫生。
在診斷水平方面,內科醫生向來是瞧不起外科醫生的,內科醫生瞧不起外科醫生最明顯的兩點,病歷書寫和診斷水平。
內科醫生常常認為外科病歷寫得一團糟,慘不忍睹。在診斷方面也是沒什么水平可言,整天總是開刀開刀。
但是楊平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例外,楊平現在的研究所究竟是外科還是內科很難說清楚,說是外科吧,他們研究腫瘤的生物治療,說是內科吧,他們整天開刀做手術。
一來到內科病房,碰到的內科醫生都向楊平畢恭畢敬地打招呼,他們一個個表情嚴肅,仿佛邊走路邊沉思,比起外科醫生的輕快與活躍,完全是兩種氣質。
“楊教授,真是麻煩你了。”
神經內科徐雅琴主任是新上任的,南都醫大早期八年制畢業,高考時可是全省的前幾名,妥妥的學霸。
這次夏院長搞改革,將她提拔上來做科主任,原來的老主任退位去華僑樓那邊擔任專家。
“談不上麻煩,就是過來看看,不一定能夠幫上忙,神經內科我也不是很熟悉。”楊平挺客氣的。
取得這么大成就還這么謙虛,徐主任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引起癲癇的常見的原因我們都考慮過,感染、外傷、卒中等等,我們也往這方面做過檢查,但是都沒有查到原因,目前只是對癥治療。”
''他外公有過癲癇病史,我考慮遺傳性原因,但是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也還是沒有找到證據。”
“能做的檢查幾乎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