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抖歸發抖,一助還得繼續擔任,譚博云現在一點脾氣都沒有。
“譚主任,還能堅持嗎?”楊平見譚博云的手有點發抖,是不是他有什么不舒服。
譚博云是什么人,整天精力充沛得像一頭牛,做十幾個小時手術不喊累的。
“沒事沒事。”譚博云有點尷尬地說。
這時,張林和小五已經刷手進來,他們正在穿手術衣。
“教授,我們上臺幫忙拉鉤?”小五問道。
楊平點點頭,今天這拉鉤的手老是抖動,打結剪線的手也是抖動,一個一個就像帕金森氏綜合征一樣,還是張林小五他們來比較好,他們拉鉤那叫一個穩定,簡直絲紋不動。
雖然手術已經進行到一半,但是這個時候上臺也能幫不少忙,會節約很多時間。別小看拉鉤,拉鉤負責手術視野的顯露,其實也非常重要。
二助和三助見到張林小五進來幫忙,他們松一口氣,終于有人可以替換他們,他們實在是跟不上速度。還好楊教授脾氣好,不會罵人,要是譚主任遇上這種情況,助手鐵定被罵得狗血噴頭。
打結手還發抖,剪線手也發抖,不挨罵才怪。
譚主任現在身為助手,已經能夠體會作為助手的壓力,此時此刻,他感同身受,以后還是對助手多點理解多點包容,不要動不動就劈頭蓋臉地罵。
現在楊教授對助手多包容,手抖成這樣也沒見罵人。
可是為什么手抖呢,平時不是這樣的,譚主任自己根本控制不住,手就是不住地抖動。
“動作快點!”楊平頭也沒抬,吩咐小五張林。
他們穿好手術衣,戴好手套,來到手套旁邊。
除譚主任外的另外兩個助手立即讓出位置,小五和張林接過拉鉤,手術繼續進行。
不說別的手術技術,只說拉鉤,這兩人的水平確實是頂級,可以說是世界頂級。
他們根本不需要楊教授操心,幾把拉鉤的位置變換交替進行,絕對能夠跟上手術節奏,而且絕對不會出現失誤,不會讓楊平分神來幫忙調整拉鉤,小五張林兩人配合十分默契,簡直如行云流水一般,看起來非常舒服。
原來拉鉤也這么有技術含量,小五和張林的含金量再次拔高。
金鉤銀鉤名不虛傳,拉鉤再也沒有成為教授手術的阻礙,助手也沒有因為拉鉤被挨訓,甚至教授根本不需要提醒拉鉤者注意位置和力度,因為他們知道任何時刻拉鉤出現在什么位置,該用多大的力度。
能夠寫出世界首部外科拉鉤專著的學者拉鉤水平自然不一般。
譚主任站在臺上已經沒事干,剪線的操作楊平自己做,拉鉤有小五張林,他發現自己這個一助已經被嚴重邊緣化。
不過還有一件事,他可以幫忙擺一擺器械,按照楊平的要求,更換大彎盤里的器械,成為器械護士的幫手。
譚主任抽空看看張林小五怎么拉鉤的,他第一次感到在手術中拉鉤的作用這么大,而且拉鉤居然還需要技術含量。
拉鉤大師此刻已經不是一個讓人笑話的稱號,而是真正的拉鉤技術的具象化體現。
很快,一側斷裂的血管修復好,另一側的血管只是扭曲導致官腔狹窄,楊平檢查后發現不需要修補。
患者頭上的血供現在完全恢復,其實剛剛急救的時候那一根橋接的人工血管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