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讓我在這個時候回望過去,以我現在的經驗和能力,或許會有失偏頗,不夠成熟和實際。”
“會不會有一點沾沾自喜?”
于海棠聲音很輕柔,表情微笑地問道:“您是我心目中最優秀的青年干部,我相信在很多聽眾的心中對您也有如我這一般的評價。”
“謝謝你的贊許和認同,不勝感激,但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李學武同樣微笑著講道:“就像你剛剛說的那樣,如果讓我現在回望過去,難免會有一點沾沾自喜。”
兩個沾沾自喜,于海棠用半是玩笑的語氣講出來并不包含貶義,只是映襯和引出了李學武的心意。
而李學武的回復中這句沾沾自喜則有了一些自我調侃的意味。
不能完全理解成貶義,就是李學武也沒有完全否定自己的成績。
于海棠當然也不會如此,她很是仰慕地看著他講道:“如果您對自己的過去有一些驕傲,我想這也很容易能得到大家的理解,畢竟這是您來時的路。”
“過去您所創造的成績和經驗,已經在今天得到了驗證,這是我們集團的驕傲。”
“謝謝,事實上我還要坦白地講一句,在過去我所取得的所有榮耀都屬于集體。”他點點頭,繼續講道:“而我所謂的成績都應該歸功于集團全體同志的理解和支持。”
“這不是謙遜之詞,而是事實如此。”李學武再次強調道:“這是集體的力量。”
“也是團結的力量。”于海棠微微挑眉很是理解地點點頭,應道:“您總是能及時地自省和思考。當年您高中畢業后選擇去參軍也是出于這種自省和思考后的結果嗎?”
“嗯,應該可以這么理解。”
李學武微微皺眉,略作思索過后點頭回答道:“當年的我正如今天響應時代號召,正奔赴向青春戰場的革命青年一樣,對青春的定義、對未來的理解也有同樣的迷茫。”
“當時我還不是很理解我父親勸我去當兵的意見。后來當我在部隊上讀書時學到了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他敘述道:“人之所以會陷入迷茫,無非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當然了,這句話說的非常淺白。”李學武又強調道:“如果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解釋,人之所以迷茫的核心原因在于過度思考與行動匱乏的惡性循環。”
“我們知道您寫過一本書,是有關于心理學的,名字叫《犯罪心理學》。”于海棠看著他提問道:“您剛剛提到的理論是您自己總結出來的嗎?也會從更多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總結自己,或者探究思想精神嗎?”
“嗯,其實還談不到反思。”
李學武微微點頭,講道:“誰的青春不迷茫,這一結論也并不是我總結出來的。”
他很坦然地講道:“這是一種心理現象,有多位心理學和多位權威人士在論述中得到印證,是揭示了思維內耗對行動力的壓制,以及行動缺失對認知深化的阻礙。”
李學武從心理學理論的角度對這一心理狀態稍稍做了一些解讀,點到為止。
在給于海棠示意這個話題可以結束后,他又繼續講道:“如果讓我回望過去,在部隊的那段時間應該是我最充實的經歷。”
“我聽您說過,是看了很多書是嗎?”
于海棠微微點頭,想要通過談話來探究他的過去,走進他的內心深處。
在言語間,她已經忍不住失去了主動,語氣中多了幾分急切和渴望。當然,這種心理狀態悄然契合了聽眾此次的心態,所以她的感情變化表現在外人看來并不違和。
李學武注意到了,但并未在意,他把于海棠的這種表現理解成了即興發揮。訪談節目本身就只有大綱而已,深淺還在發揮。
這會兒見他轉過話題,于海棠也順勢而為,繼續引導著他問道:“您的文筆我相信很多同志都知道,寫作能力也是那個時候鍛煉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