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納姬妾只是最最基礎的,還要志氣相投,彼此尊重。
趙巍衡跟孫宛娘已經是千古傳唱的帝后佳話,但趙巍衡照樣妃嬪無數,兒女眾多。
崔舒若并不指望能找到眾人眼里的好郎婿,得到了是錦上添花,得不到也無妨,她只要能活得逍遙自在,恣意暢快就行。
而在鸚哥打聽清楚鄭衡之去尋趙巍衡的時辰后,崔舒若第二日就去了趙巍衡的院子。
她的理由非常光明正大,并且崔舒若本人也十分理直氣壯。
因為趙巍衡還欠她一本水經注明明在迎親那日說好要送給她的,結果都過去多久啦,愣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所以,崔舒若她要討回來
盡管主要目的是去見鄭衡之,但要回屬于她的水經注也相當重要。
等到崔舒若真的進了趙巍衡的院子時,果真撞見了在多寶閣下認真看書的鄭衡之。他雖用的是借口,但為人敦厚好學,卻是實打實的靜心讀書,每翻一頁,都必定是已仔細閱覽過。
崔舒若和他視線正好相撞,崔舒若對他屈膝一福神,他也站起身,腰間溫潤羊脂玉順勢垂下,朝她低頭拱手。
盡管崔舒若和崔神佑長得一摸一樣,鄭衡之也不曾失神的一直盯著她瞧。在能看清崔舒若的面容后,他就刻意挪開些目光,不叫崔舒若感覺被一直注視著。
二人都沒有說話,也沒有說話的必要,因為崔舒若身邊跟著浩浩蕩蕩一大群婢女。
趙巍衡也匆匆趕來,他沒想到崔舒若和鄭衡之已經撞上了,趕忙打圓場,“不想叫你們倆撞見了,不妨事不妨事,通家之好,彼此一見不算失禮,哈哈哈。”
在趙巍衡的尷尬笑聲中,鄭衡之主動提出要去外頭臨湖的亭子坐一坐,把地方騰給了兄妹倆。
趙巍衡看著鄭衡之如修竹一般端正的背影,臉上露出笑容,欣賞贊嘆,“衡之兄,真君子”
回身看見崔舒若的時候,態度就隨意多了,不似對待客人還要端著些。
“今日怎么想到來尋我了”
崔舒若彎著眼睛,笑瞇瞇的盯著他,盯得趙巍衡背后一涼,“看來哥貴人多忘事啊,妹妹還是得提醒一二。
迎親當日說好的水經注呢”
面對崔舒若的質問,趙巍衡顯然也想起此事,他不免氣虛,但還是努力支棱起哥哥的架子,“這書厚重,看起來費眼,不如我尋些民間奇異志給你,還有坊間的話本子,都很有意思。”
崔舒若任憑趙巍衡想方設法的勸說,就是不開口,靜靜的看著他微笑。
最后趙巍衡只好偃旗息鼓,“好吧,那你看書時,一定要謹慎仔細,千萬不能邊吃邊看”
他一邊不厭其煩的叮囑,一邊帶著崔舒若去取書。
臨走前,趙巍衡還依依不舍,目送著崔舒若離開。
當然,他舍不得不是崔舒若,是他珍藏的全套水經注。
而崔舒若得到水經注后,由于剛剛的斗智斗勇,讓她對書的喜愛更上一層樓,整個人透著勝利后的春風得意,走路時眉眼都帶著笑,任誰都能看出她的心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