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兮悲兮
愿漢家壯兮
吾雖九死其猶未悔
然而老縣令難得聊發愁志,卻被下屬行禮聲打斷,他回過神,“哦,在何處安置傷兵在縣衙吧,縣里的郎中可都尋來了還有自發前來的百姓亦要嘉獎”
他絮絮叨叨說個沒完,有太多的雜事需要他這個縣令操心做主。
老縣令有時回神,想起自己方才的惆悵都不免搖頭,何必感傷,他雖是老骨頭卻還能動。安定天下,還得從實干起,縱使他不過是滄海一粟,可千千萬萬個他,總能叫世道有所撼動吧
文人易悲,亦不乏勤懇實干、夙興夜寐之人。
他們,總有一日能真盼來圣賢書里的海晏河清,天下大安。
老縣令繼續去處理瑣事去了,而并州的援軍也終于到了。其實已經到得極快了,兩個多時辰的路,愣是只用了一個半時辰,可見并州那邊十分重視,毫無拖延。
為首的將領姓黃,是個四十多歲,身材魁梧的將軍,他早年跟著齊王上陣殺敵,從小小親衛一步步做到正四品忠武將軍,說是齊王心腹中的心腹也不為過,否則也不會留他來鎮守并州。
就連趙平娘幾個見了也不敢托大,而是恭恭敬敬喊一聲黃叔父。
黃鄲將軍已是馳援,但他也清楚化明縣的是什么狀況,能繞到此攻打,恐怕是處心積慮、早有準備,他本已做好最壞的準備,城破或是守軍被屠戮將近。
然而到此以后,看著到時還成,守衛們雖面色疲倦,但不似他想象的那般凄慘壯烈。
因此化明縣開城門放他進去時,黃鄲將軍還不肯進城,以為自己真的來晚了,說不準里頭全是敵軍,只為了誘惑自己一行人進城,在關門屠殺。
最后城門大開,是趙平娘跟崔舒若站了出來,她們精神尚可,不像是糟了蹂躪的樣子,才叫黃鄲將軍的心放了一半。
趙平娘直接道“叔父放心,敵軍當真已被驅逐。我趙平娘的性子您清楚,斷不會拿全軍將士性命玩笑,更不可能受人脅迫。”
崔舒若則道“叔父憂慮謹慎是應有之理,但衡陽的確有許多事要同您商議,或許可影響洛陽的戰局。方才率軍前來的敵將,乃是左丘燕至。”
她微微一笑,眸光浮動,全是勝券在握的謀略。
趙平娘是黃鄲自幼看著長大的,她的品行知之甚深,一見著她,他就信了八九分。至于崔舒若,雖是后來才到的并州,但有時一些謀略見解,連他都為之驚嘆,主動扭轉了原先存于心底的輕視。
見二人都信誓旦旦,老縣令也親自相迎,黃鄲這才率一半兵馬進城,另一半則在外等候,隨時戒備。
等到進城后,黃鄲一邊和趙平娘敘話,一邊不著痕跡的觀察四周。
城內并無打斗的痕跡,短短時辰內,若是想要清理得這么干凈,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黃鄲手下的斥候早已偷偷四散了出去,回來時對著黃鄲輕輕搖頭,可見當真是無異常。他此事也見到了被安置在縣衙的傷兵們,總算是信了此事,但依舊不解。
“不是點燃狼煙稱敵襲么,怎的這么快就打完了,對方人極少”好不容易坐在縣衙之內,疑惑已久的黃鄲將軍發問到。
趙平娘直接將事情的由來講了個清楚,最后與有榮焉的道“二妹實在機敏。”
崔舒若并無驕矜之色,她道“如今當務之急,怕是要回并州,請二哥與將軍您親自寫信,讓在圍洛陽的三哥他們,佯裝拼殺,趁機讓左丘燕至進洛陽。”
黃鄲往日聽著崔舒若的見解還不覺得有什么,今日見她敢直抒此事,毫不避諱,倒是真心欣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