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二月,大地復蘇的進程像是按了加快鍵,小草吐綠,嫩芽新生。不過氣溫上升還不太明顯,正所謂“春寒料峭,凍殺年少”1嘛。
早在過完元宵假期之后,溫孟冬就開始照常去杜先生那兒上課。
和分店相比,本店清凈一些,而且太學在旁邊,學習氛圍也比西大街濃厚,再加上離杜先生的家更近,方便上學。
種種考量之下,元宵之后溫仲夏便讓冬兒暫時先回本店和嫂子住。
小家伙一開始很不情愿,舍不得和阿姐分開,雙眼通紅,委屈巴巴,搞得好像他們要分隔很遠的地方一樣。
溫仲夏各種軟言軟語的講道理和安慰,外加保證只要這邊經營穩定后就回本店,冬兒這才乖乖點頭。
小家伙確實有些分離焦慮癥,不過孩子適應能力也不錯,回去之后,據徐袖說就頭一天晚上窩在被子里抽泣了一會兒,說想阿姐,后來上了一天學回來,心情明顯調整地差不多了。
最近這些日子,如果溫仲夏忙得沒空回去時,徐袖就在本店打烊后,帶著冬兒大晚上過來看她,小家伙也不嫌麻煩。
開業二十來天,客人們從一開始只是覺得新鮮,到被花樣百出的美味吃食徹底征服,分店漸漸也形成了一批穩定的客源,同時在不斷擴大中,營業額穩中有升。
至于想要和溫記打價格戰的香滿樓,一開始全場五折搞得聲勢浩大,加之派出一幫伙計去路口拉客,確實對溫記的營業造成了一些影響。
不過溫仲夏始終沉住氣,接連推出幾道新鮮吃食和甜點,生生從香滿樓的手里搶回了些客人。
果然如她所料,香滿樓的這次周年慶打折活動只堅持了五天便草草結束。
折扣停掉的第二天,溫記的客人就猛地增長了一大波,甚至有客人當著她的面直言不諱就是為了五折的優惠,連著吃了好幾日的香滿樓,如今不打折了,還是溫記的吃食更合胃口。
接連聽到好幾位客人如此說道,溫仲夏始終保持禮貌的微笑,她也不會在背后拆同行的臺,只說歡迎大家多多光顧。
不過香滿樓那邊就沒有這么好的氣氛了,龐平發現打五折效果并不明顯,那些拉進來的客人活動一結束便走掉大半,并沒有成為香滿樓固定的客源,更像是占了一波便宜就跑,尤其是不少跑到溫記去了。
龐平越想越覺得這回虧大了,愈發氣得夠嗆。
他實在不甘心就這么認輸。
絞盡腦汁,又想出個主意,溫記不是隔三差五推出新品嘛,那他們也能推啊。
香滿樓的廚子那各個也都有真本事在手上,是花了重金請來的,不比溫記那幾個小毛丫頭強百倍嘛。
于是龐平下了新的指示,讓那幫廚子在七天內做出五十道新吃食,不僅得好看、好吃,還得有創意,最好是市面上沒有的,尤其是絕不能和溫記撞菜品。
聽到這個決定,后廚的師傅們差點想撂勺不干。
這個小掌柜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知道鉆研出個有特色的新菜多不容易么,以為是過家家呢,還是說天上幾時掉下來一本絕世菜譜啊。
再者這么短的時間內要做出五十道新菜品,那誰還有功夫去做菜,酒樓不用開門做買賣了
管事和掌勺大廚也真心實意地去勸掌柜莫折騰,反正香滿樓再怎么樣已經在西大街開了六年,早就有基本穩定的客源。
如果一味瞎搞,別到時新品沒鼓搗成功,反倒連那批最忠實的老顧客也被嚇跑了,那就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然而龐平不論他們如何說,都心意已決,就算做不出五十道,三十幾道總要有的吧。
怎么人家一個小娘子有那么多新鮮點子,你們一群大男人就不行
總之不能輸給溫記。
溫仲夏得知這個消息時,正在院子里收拾香椿芽。
溫記每日所需要的蔬菜除了從大菜販手里進貨之外,也會買那些推著車、挑著擔進城的小農戶手里的菜,他們的菜雖量不大,但都是自家種的,很新鮮。
一來二去,她和幾位農戶形成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他們不僅賣自家的菜,還幫著收村里的菜一起賣過來。
溫記每日消耗蔬果量越來越大,溫仲夏干脆一起包圓咯。
那幾個農戶為此感激不盡,總時不時給溫仲夏送些東西,這回送菜時就帶了一兜子新鮮的椿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