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同心慘叫一聲,身體從正中央向后彎曲成一個弓字形,以詭誕的姿勢向后彈去。
一根接一根的箭矢劃破大氣,爭先恐后地“咬”向討伐軍。
相馬眾雖沒辦法弄來火器,但搞來弓箭的本事還是有的。
從關卡里拋射而來的箭矢密度并不算大,但還是給青登等人帶來了不少麻煩。
除了某些沒有被射中要害且意志堅定之輩,那些不幸中箭的隊士,無不癱倒在地,捂著中箭的部位發出痛苦的哀鳴。
正當全軍沖鋒的緊要關頭,根本沒人有那個閑心與余力去安置這些中箭受創的人。
青登等人所能做的,就只有繞開這些倒地的傷兵以及祝福他們,祝他們能撐到救護的到來。
青登的“聚神”與“鷹眼2”全開著。
忽有一根箭矢朝青登當面射來。
射出這根箭矢的人,技藝明顯不高。箭速有待加強在“聚神”與“鷹眼2”這2重天賦的加持下,青登輕松看穿了箭路。
下一瞬間,身隨心動。青登舉刀向前一劈咔嚓將這根箭矢一刀挑飛。
終于,在頂著對方的箭雨,付出不知凡幾的死傷之后,討伐軍總算是成功抵達相馬眾的關卡之下。
金澤忠輔“破門”
一員員手持大錘、拉繩等物的同心,在戰友們的掩護下撲向關卡的大門。
相馬眾建在山路上的關卡,就只是一堵用木頭砌成的高大木墻。木墻的后方,有2座位置對稱的望樓。
因為是木制的,外加結構簡單,所以只需一點時間,“工兵”們就能用大錘、鋸子、拉繩,在關卡的門上、圍墻上鑿出一個可供部隊穿行的大洞前提是,得為“工兵”們爭取到這個鑿洞的時間才行。
血腥的混戰開始了。
匪徒們拿出長槍,將槍頭探出木墻的縫隙,像拿魚叉扎魚一樣,拼命刺向關卡外圍的討伐軍。
而討伐軍也同樣祭出了他們的長槍,以跟匪徒們相反的方向把長槍探過木墻的縫隙,也像拿魚叉扎魚一樣,見到哪兒有匪徒的身影,就把長槍戳向哪里。
雙方人馬,隔著木墻拿著長槍在那互戳場面變得分外滑稽。
卻又分外血腥。
回旋,攻擊,啃噬,撕咬。就像洪水撞上了堤壩。
傷亡速度飛速攀升對雙方來說都是如此。
關卡后方的那2座望樓上,大量匪徒手持弓箭,不顧手臂發酸地不斷向討伐軍發箭。
毋需瞄準,下方的討伐軍將兵密密麻麻的,猶如蟻群,不管怎么射,都總能射到目標。
雖身處必須得仰射的不利局面,但討伐軍的回擊不可謂不影響。
不少三番隊、八番隊的隊士再度引弓搭箭,向望樓、向關卡的后方拋灑箭雨。
這場雙方人馬互不相讓的戰爭忽然變得簡單了誰能咬牙堅持住,誰能頂住對方的攻勢,誰就是勝者
前有匪徒們拿著長槍拼命阻攔,后有戰友們賣勁往前推搡這種擁擠的環境,對青登很是不利,難以發揮自己應有的實力。
這個時候,異變突生。
忽然,望樓的上方出現了一幫行跡古怪的匪徒,他們手捧不知裝著何物的陶罐。
“扔都扔下去”隨著某人的這聲大喊落下,這些匪徒紛紛將手里的陶罐用力扔出,砸向仍在奮力破關的討伐軍。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陶罐應聲而碎,被存于內的透明液體被潑灑而出。
僅轉眼的功夫,某種對每個普通人來說,應該都相當熟悉的氣味,充溢整片山道油的氣味
是燒菜用的食用油,以及照明用的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