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擾貴府。”即使亦安還有兩道旨意未宣,但令國公太夫人這個面子亦安是一定會給的。不未別的,單她是亦寧太婆婆這一點,亦安就不能不給好臉色。亦安面上的笑意都比往日要盛二分,都說婆婆好了兒媳婦的日子才好過,亦寧討了婆婆令國公夫人的歡喜,能不能在過門后過好日子,令國公太夫人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作為令國公府輩分最高的人,太夫人顯然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唯一能讓太夫人讓步的,便是皇權。
亦安說著,親自扶著臨清公主,兩人穿過抄手游廊,走到離宣旨之處頗有一段距離的花廳。亦安扶著臨清公主坐下,公主又讓侍女去沏茶、上點心。
“這些日子辛苦你了。”臨清公主對著亦安微微一笑,目光之中盡是柔和。
“上命所差,職責所在,怎會言苦”便是作女官,也要做出模樣來,若是連跑跑腿的事兒都辦不利索,圣人給亦安的這些額外加封,豈不是看上去就像個笑話
要知道嘉順郡主的傅母,在外廷對標的可是郡王傅,雖然是個榮譽頭銜,但品級不低。雖然亦安現在都沒有和嘉順郡主有過更多交流,但確實是因郡主,亦安才多領了一筆豐厚的俸祿。
郡王開府后基本都會有王傅教導,充任講經官員,和翰林院的侍讀學士差不多,但沒有前者晉升空間大,基本半輩子都要和王府掛鉤。但王傅品級又高,即便是作為榮養官職,也只比太子太傅、親王傅低一級而已。說白了,王傅的等級隨親王而定,即便是郡王傅,萬一日后郡王登基成為新帝,他的老師,這一任王傅,也會跟著飛黃騰達,在新朝里府分到可觀的一杯羹。
更有甚者,王傅可以憑借自己對王爺本人的影響,觸摸到難以想象的權力。這在前朝是有過先例的,憑借是圣人潛邸時王
傅的身份,新皇登基后進入內閣的不在少數,有的甚至還成為了一代權臣。
比如亦安外祖陸太傅,先太子尚在人世時,陸太傅便以太子太傅身份兼管詹事府,可以說是東宮話事人。先太子因圣人愛重而地位超然,陸太傅又因為圣人和先太子的看重,便是當時的首輔,也會因此讓陸太傅二分,不太敢擺首輔的架子。
臨清公主聽了亦安的話,只是輕輕搖了搖頭,“一點腳力怎算辛苦,你的辛苦還在以后。”臨清公主算是看得明白的人,亦安要是在崇元一朝不能平安落地,在新朝等待她的,就不知會是什么結果了。
aaadquo不過你放心,我必向父皇陳情,讓你嫁一個如意郎君,日后自家去做當家夫人,再不必受此等拘束。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即便貴為公主,臨清公主對亦安的祝福,也不過是找個如意郎君罷了。
臨清公主自己便是這條路,倒也不必苛責。況且對這個時代的女子來說,成婚才是主流。文妙真人因為棄家修道,差點兒連累一家子過不好日子。前車之鑒尤在,后人便是想效仿,也得在成親之前超脫了去。
況且不嫁人就不受拘束了嘛那也未必,僧、道照樣要向朝廷繳納稅款。本朝對這類人群的優待是有,但也不許不納。香火旺盛之地要納,孤寺獨觀,無有煙火之處是可以免去納稅的。既無信眾前往,又哪里來的香火圣人在這一點上,還是很開明的。
臨清公主不知道圣人的打算,還以為亦安和她母親陸氏一樣,任女官是為了攢資歷,到時候說婚事的時候面上光鮮些,到底是宮里出來的,是“見過”世面的。
本來以亦安的出身,再加上在宮里做過女官的經歷,陸氏絕對能給亦安說上一門比先前相看好的那些更好上一層的婚事。不過日后能不能過好日子,還是要看夫家的人品如何。
比如亦寧,是因為陸夫人信得過好友的品性。比如亦安,陸氏和沈夫人搭話,便是看中沈家人品,又有丈夫白成文擔保,這才想進一步相看沈家幼子。再比如亦婉,這是陸氏給保媒的婚事,魏夫人是陸氏考察過的,這樣的人做亦婉婆婆,恰恰才能不讓亦婉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