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榮道“你們說得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可是張厭淼只在逆刀被封印于寒晶石中,與其隔絕之后,性情才得大大收斂,從此歸隱武夷,若非如此,彼時的江湖,只怕還要多籠
罩在金色恐怖之中。”
傻蒼沒想到他連逆刀被封印之事也知,便問道“張前輩,多年以前武夷山天心峰拔刀臺上兩大絕世高手對決,其內情如何,你老人家可略知一二”
張學榮道“沒人親眼目睹過那場顛峰對決,我所知道的是當時周紫龍老前輩以八十高齡對陣如日中天正處于當打之年的張厭淼,斗了三日三夜,周老前輩才艱難取勝,把逆刀奪過,插于寒晶石當中。江湖中代代相傳的便只有這么多了。”
傻蒼見他所說和方史兩位掌門說的差不多,想來是兩位當事人都沒有對外人提到比拼細節,便道“只可惜周老前輩沒有早點出手,不然張前輩一家四口就不會橫遭禍端。”
鄧濤道“該不是張厭淼殺了丐幫段幫主,才迫使周老前輩出手罷。”
張學榮又長長嘆一口氣,臉色愈發晦暗,雖然過去已有六十多年,但痛苦絲毫沒有減少。彼時大宋甫立,國內政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如果沒有發生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他現下恐怕已是兒孫繞膝,享受著天倫之樂,現雖身為天下第一大幫丐幫幫主,自也風光,可和兒孫滿堂的幸福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感懷良久,張學榮才道“傻掌門,你既然立志使刀,自信可操控天地逆刀,那我也不再多說,剛好老丐青壯年時期結識了幾個使刀的好朋友,曾花費過不少時光鉆研刀法,對刀有些粗淺的認識,你若不嫌棄,我便將淺薄學識傳授予你罷。”
這簡直是喜從天降,傻蒼激動不已,雙眼含淚,立即跪下磕頭感謝,張學榮扶他起來道“傻掌門,我傳你刀法精髓,實在是存有私心,望你以后在交戰中,憑技而非憑刀取勝,如刀法精湛,還在乎手中握的是什么刀嗎。”傻蒼道“前輩囑咐,晚輩銘記于心,若將來亂了心性,傻蒼必定自戕以
絕天下大患。”
鄧濤欲要離開,張學榮讓他留下,道“黃公子,你雖然使劍不使刀,但了解刀的心意性情也是無壞,將來碰到使刀敵人,也可做到心中有數,看清而后動。”鄧濤道“對,若是傻蒼因刀成狂,我也可一舉而制服他。”張學榮笑道“不錯,不錯,不過你先得先立于不死之地,才能破他逆刀,可這又談何容易。”
張學榮從懷中取出一本小冊子,封面上寫著“刀隨心至”四個楷字,說道“兩位俊杰,老丐今天要傳你們的并不是具體的某一式刀法刀招,而是刀性刀魂,使刀手法、出刀時機及方位等要詣。刀,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但當刀意性情你研究掌握深透后,亦可達至手御一刀,如持泰山之感,即是大智若愚,大巧似拙,從而做到以慢制快,以重馭輕。”
“刀,有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陌刀等等,每種刀都有各自不同的屬性,使不同的刀,要以不同的心性去對待他,只要將刀當成是朋友、戀人,用心對待它,才能了解其刀意,發揮你手中握著的每一把刀之最大潛能”
“這本小冊子,是前人與我總結出來的使刀訣要,你們仔細看看,用心感受。”說著翻開第一頁,傻蒼與鄧濤雙面注視發黃的頁面,只見那紙頁上畫了四幅使刀圖,其下蠅頭小楷寫得密密碼碼,張學榮指著使刀圖,逐一讀那釋疑要義,有時還拿起刀劈上幾刀以作示范。講解完第一頁,張學榮接著翻講第二頁,第三頁。刀有斬、劈、斫、削、撩、挑、掠、扎、抹、掛、刺、纏、繞、挺、插、立、翻等數十種變化,一項項詳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