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下來的事情,當然不會發生啦。”一旁給露比領隊的莎莎笑著解釋。
“因為晶格學園的學生制服,都內置有磁性材料,凡是在學園內部的公共建筑里,都可以借助磁場自由飛行降落,宛如太空一般。”
“玩弄磁力和重力,是每個晶格學園學生的必修課,這也是為以后進入太空生活和工作提前準備。”
創立晶格學園的人,或者說和晶格學院秉承同一觀念的群體,他們受前進時代的觀念影響極大,同時也融合了黃昏時代,追溯之云派系的理念。
這一群體認為,是文明的生產方式,締造了生活觀念,以及文化等等。
比如農耕時代的文明,文學作品和生活裝飾中,就常出現對土地,花草,飛鳥走獸等事物的喜愛,沿海生活的文明,文學作品里就常出現遠航探險的情節,因為捕魚和出海,都常帶有一種未知的因素,可能遇上暴風雨,可能風平浪靜,也能一無所獲,也可能撈上大魚等等,類似抽卡和開盲盒一般。
這樣的生產生活方式,塑造了文明的性格,讓其熟悉和偏愛冒險,另外時常接觸的事物,也讓文明的建筑中經常出現波浪,浪花,貝殼等類似的花紋。
但是,進入星際時代后,人們幾乎不再接觸大地,海水,對植物的印象也多是生長在培養箱內的精致花草等,他們的童年回憶不再是花草魚蟲,而是小時候使用,如今已有些失真的音樂播放卡盒,是那條對著氣態行星和冷寂星河的空間站走廊,是駕馭著小飛機和同伴一起玩的失重游樂場。
生產方式和生活環境就好比陽光下的石頭,而所謂的文化和習俗,就是石頭后面的影子。
“我們要永遠向前,不斷用理論和公式搭建文明的大廈,一步步接近頭頂的星空,而對于身后的這些影子,不必懷念,它自然會跟著我們的改變而變化。”
困頓于地球的第三紀元結束后,人類文明再次向著星空前進,得益于曾經追溯之云派系留下的大量資料和理論,文明以極快的速度復興,第四紀元早期,這個不斷開拓和變化革新的時代,被后世稱呼為前進時代。
當人類破解生命的奧秘,手持刀剪隨意修改基因的序列時,血統論的神圣光環,就為之落地破碎,基因的不斷迭代和變化,讓追求所謂的血脈一致,不再有什么意義。
至于共同的文化和習俗觀念等,也被部分人認為無關重要,只要一路向前,總會有新的文化誕生,也不必時刻懷念。
他們信奉知識、公式、理論,這些模因,遠比基因更能代表文明的傳承,以及本身,甚至不在意后繼者是否和自己是同一種族。部分學者對追溯之云派系的看法。
比起生活在大地和自然環境中的居民,生長于空間站和遠航飛船中的人類,明顯更加認同追溯之云派系的理念。
“我們是前進時代的后繼者,仰慕崇高真理的星之子,追溯之云派系的精神繼承者。”一如艾德給緹蘭介紹時說的這般,而晶格學園,就是這一派系的集體產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