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易往趙宥真的碗里添了一勺麻婆豆腐,語氣里的哀怨和痛心,真是人人聽了都要垂淚。
“沙拉。”趙宥真的雙唇辣得通紅,呈現出比自然狀態下還要飽滿豐腴的弧度。長期吃沒有味道的減脂餐,讓她對辣味的容忍度無限趨近于零。連吃自己國家的泡菜都會被辣到的宥真,又怎么抗衡得了川渝的小米辣和朝天椒。
可即使如此,快被辣暈的她也沒舍得停手。
“當時害怕長胖,只是去看了熊貓而已。我聽說過川菜,可是沒想到這么美味。”
宥真給自己獎勵了一塊水煮牛柳,燙得嘶嘶吐氣。
“這也太好吃了”
麻辣東村的用餐空間很小,事實上,在曼哈頓能租得起大物業的餐廳也不會是這個價格。在一個略顯局促的邊桌,韓易看向坐在自己對面的女孩,不管怎么努力,他也沒辦法想象出這個完美的瓷娃娃胖上五十斤是什么模樣。
“真沒想到。”韓易感慨地搖搖頭。
“沒想到什么”趙宥真抬起頭,下巴上還沾著幾滴紅油。
“我一直以為你哪怕喜歡美食,也是喜歡那些精致的東西。”韓易給她開了罐涼茶,再不喝點解辣的這姑娘就飛升了,“沒想到,你居然對平民美食情有獨鐘。”
“什么平民美食食物就是食物。”趙宥真放下筷子,認真地解釋道。對于面前這個臨時伙伴,她很愿意把內心積壓的想法講給他聽,“就像音樂一樣,只有少數人喜歡的音樂,不會成為滋養整個社會的養分。那些你覺得習以為常的旋律,才是塑造和改變一個國家的催化劑。爵士、搖滾、電子音樂,不都是從小眾走向大眾的嗎”
“絕大多數人都喜愛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東西。”仿佛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趙宥真毫不避嫌地給韓易夾了一筷子魚香肉絲,“歷史是由人民書寫的,美食點評也是讓米其林指南和itchfork見鬼去吧。”
“很有野心,宥真。”
韓易嚴肅地朝她遞去又一張紙巾。
“擦擦嘴,快滴下來了。”
微紅著臉,慌亂擦拭臉蛋的趙宥真,哪有半分南韓上流社會的影子
從喜好到思想,這個檢察官的女兒,與她所處的社會與階層是如此地格格不入。
在她心里住著的,還是那個奔跑在南原市遠郊的田野間,全身心愛著那片山水的小胖妞。
盡管胃都脹得有點發疼,最后幾頓韓易連筷子都沒動幾次,但他依然咬牙奉陪到了最后,畢竟這饕餮是他親自從籠子里放出來的。消滅了絕大部分食物的趙宥真,對于她來請客這件事也是異常堅持。
不用擔心,韓易也沒有吃白食,這兩天的其他旅行支出,都是由他支付,這是一種讓雙方都感覺不到什么異樣的,非常順理成章的aa制。
在紐約,只享受美食一個維度的體驗,那未免太暴殄天物了。
在中央公園的畢世達噴泉前喂鴿子,去第53街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看梵高、畢加索和沃霍爾,到切爾西的高線公園,漫步在廢棄鐵路改建的生態步道中。
韓易和趙宥真的游覽路線,是多次造訪紐約后沉淀下來的慣性。避開了游客常去的時代廣場、華爾街和中央車站,他們真正沉浸在了曼哈頓真實的脈搏與呼吸里。
也許是在陌生城市倏然有了同路人,也許是伙食確實開得很不錯,讓長期處于半饑餓狀態的女孩終于有了精神頭,比起韓易頭兩次見她,趙宥真不知道健談了多少。從紐約的歷史到亞太的未來,韓易拋出的話題從未掉到過地上。
無論任何事件,趙宥真總能提出帶有強烈個人色彩,且論據極為豐富的觀點。絕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長期與思考后提煉出的價值觀展現。
果然是在大元外國語高等學校都能名列前茅的學霸啊。
自己身邊怎么全是學霸
想起現在身處寶島,因為家庭糾紛焦頭爛額的另一個學霸,韓易有點自慚形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