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很少有人會做。只有ivenation和aegive兩大財大氣粗的巨頭,為了流水好看,能在二級市場拉抬點股價,才會大規模地去做這種級別的專場演出。不然的話,這些中等檔次的藝人,就只能等待來自音樂節的offer,作為拼盤中的一員,為這些幾十上百個同檔次藝人組成的活動貢獻票房。
我們都知道,成為音樂巨星的路難如登天,其實往往不是在起步階段,而是在初具聲勢之后的攀登階段。大多數人的演藝生涯,只能在三千到一萬人的區間卡一輩子,而少部分藝人,則能憑借過人的天賦、精良的制作或者純粹的運氣,成為能夠獨力完成世界巡回演唱會,每晚數萬人座無虛席的現象級音樂人。
到了這一級別,藝人的要價能達到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美元,而且,跟主辦方之間的分成通常來說都是九一開,藝人拿毛利潤的90,主辦方在回收成本之后只能拿10,更極端一點的例子,甚至有955的分配方案。
之所以分成比例如此夸張,就是因為這些藝人已經經過試煉,成功蛻變,他們的粉絲群體,哪怕一人只出一塊錢,也能瞬間再造一個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每一場掛了他們名字的演出,就不可能有虧錢的幾率。ticketaster上一開票,要不了幾天甚至要不了幾個小時,就只能從黃牛手上買二手了。
哪些人達到了這樣的地位
賈斯汀比伯、麥當娜、阿黛爾、碧昂絲、愛莉安娜格蘭德、酷玩樂隊、布魯斯斯普林斯汀、阿姆、坎耶維斯特、泰勒斯威夫特、德雷克
而adcity的二十四組藝人里,有多少個類似的藝人
除了麥迪遜、碧梨和iyachty這幾個被韓易塞進去當開場嘉賓,蹭蹭海報和人氣的新人之外,adcity的陣容里,70是能夠做三千到一萬人中大型場館的明星,30是幾萬人的體育場隨意填滿的巨星。
這種王炸陣容,哪有賣不出去票的道理
瀚現場前期宣發時間不夠,也敢大規模線上開票的底氣就在于此。通稿象征性地買一買,賬號儀式性地做一做就行,開票當天,只要這二十四組嘉賓把推文一發,不說全部賣完,一天之內消化一半的票量,綽綽有余。
任何行業,都有這種一力降十會的邏輯。再精巧的商業思路,再有效的運營模式,也抵不過兩個字有錢。
有錢,就能做最頂級的陣容。
有錢,就能毫無壓力地全線售罄。
有錢,就能不虧錢。
有錢,才能賺更多的錢。
實用主義者韓易,很清楚自己最大的優勢在哪里。在現場演出這種時效性很強,超前視野和未來信息幾乎不起作用的領域,他最大的優勢,就是銀行賬戶里看到人眼酸的余額。
正因為對局勢有著清晰明確的判斷,所以,從一開始,韓易就沒有擔心過售票的問題。不管是要用一小時、一天、一周還是一個月,adcity的票,總能賣光。
他更感興趣的,是通過這場演出,探索主辦方直接介入二級票務市場的可能性。
一場音樂節成功了,頂多賺八位數。而如果這次實驗成功了,那向韓易開啟的,就是一個潛在商業價值可能達到十位數甚至十一位數的天量市場。
如果主辦方可以100采用動態票價,如果主辦方可以替代黃牛,如果主辦方可以將黃牛的力量與渠道融入票務銷售、宣發甚至甚至藝人推廣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