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后回到客宿木屋,韓遂暗想“以西羌當前的部落林立的局面,很難做成大的貿易,只有適當兼并成幾個大的部落,才能形成一次一萬匹馬、二十萬只羊之類的貿易。
東扈和楊興可能不曾想到,按此策劃發展下去,將來的西羌局面可能是白馬羌、燒當羌、發羌三強爭霸。如果真是這樣,今日之會議可惜無人知曉,否則要記入史冊了。
將來韓家可在燒當羌與發羌之間、發羌與白馬羌之間買地,加上燒當羌與白馬羌之間的這塊土地,勢如三柱插在各方中間,使之各自安好,少動兵戈,多做貿易。
發羌與白馬羌之間隔著賜支河曲的大彎段和積石山,發生沖突的可能暫時沒有,可推后買地計劃。”
為解決從成都到臨洮的運輸馬匹不足,韓遂支付白馬羌王楊興二百萬錢,楊興派中軍一名千騎長楊積帶二名羌兵和一千匹馬隨同。
告別白馬羌王和眾將,五月中,韓遂帶著韓單、韓嘉、東起、張海、十名韓家部曲、四百五十匹馬,以及楊積、十名羌兵、一千匹馬,向蜀郡湔氐道進發。
到達汶水岷江,發現只能租到小船,無法行大船,而且水路只能分段乘船,與想象中大相徑庭,眾人只得騎馬前行。
山路時而平整時而崎嶇,沿途溝壑交錯,斷崖灌木叢生,水上驚濤拍岸,谷中奇巖怪石。偶遇惡風,嘯翻壁石走砂。
經蜀郡湔氐道、到達蠶陵縣,入住杜記客棧。
客棧店主介紹道“蠶陵縣乃古蜀王蠶叢的王城。古蜀王柏灌、魚鳧的王城在廣漢郡郡府雒縣,古蜀王杜宇的王城在郫縣,開明蜀王的王城在成都縣。蜀,野蠶也。蠶叢教民蠶桑,乃蠶神也。”
蠶陵縣縣城位于山頂一塊平地,有矮墻圍繞,街市繁華、濱臨汶水,蜀地與西羌的貿易商隊在此歇腳。
離開蠶陵縣繼續沿汶水向東南行,山路變得難走許多,好在白馬羌千騎長楊積多次押送本部落商隊來往,教大家如何走山路。
白馬羌的食鹽、鐵器、陶器、漆器、衣物、布匹等都是通過此路在蜀地采辦后運回大本營的,白馬羌用馬、牛、羊、皮等交換。白馬羌喜經商。
汶水在蠶陵縣折彎,從南北向變為東南向。一路到達汶江道歇腳,入住柳記客棧。汶水在此又一次折彎,從東南向變為西南向。
韓單指著周圍道“吾上次來成都,引弓門客東蜀郡向吾介紹蜀郡,蜀郡汶江道以北歸益州蜀郡北部都尉管,轄湔氐道、蠶陵縣、汶江道、廣柔縣、綿虒道三道二縣。
蜀郡北部都尉曾用名蜀郡北部冉駹都尉和汶山郡,后改為蜀郡北部都尉。都尉治所在汶江道縣府這個地方。”
韓遂道“吾友董越族兄董卓幾年前任過此職,原來就在此地,用完餐去街上轉轉。”汶江道是個小地方,眾人沒有新鮮發現。
離開汶江道,一路前行,到綿虒si道縣府入住杜記客棧。汶水在此折彎,從西南向變為南北向。
綿虒道縣治所在汶水邊的一大塊平地,平地背依大山,汶水沿左邊大山腳下流過。虒乃一種水下怪獸,似虎有角。
綿虒道石紐山乃傳說中的大禹出生地,請當地人做向導,韓遂等去石紐山祭拜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