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在東、西、北三面地道掘進都遇到古代建陳倉城時埋下的巨石條阻擋,坑道只得拐彎走,另尋進到城中底部的途徑。地道攻城戰法繼續推后。
聯軍攻陳倉城不利,休息十日,聯軍探部送來一堆信報,韓遂撿重要的
上年幽州漁陽張純、張舉與烏桓部落起事,擁眾十余萬,據遼西郡肥如縣為大本營,兵臨冀州。
上年十二月,并州休屠各胡首領白馬銅在并州西河郡起事。本年春,正月,休屠各胡攻占西河郡郡府治所離石縣縣城,打跑離石縣縣長王邑,殺西河太守邢紀。
并州大亂。并州定襄、云中、五原、朔方四郡兵民一并流徙分散到雁門郡。上郡兵民收縮到高奴。
虎賁中郎將崔鈞接任西河太守。崔鈞乃前太尉崔烈子。袁紹從侍御史轉任虎賁中郎將。
正月丁酉日公元188年2月29日,朝廷大赦天下。
二月,有慧星劃過紫宮,紫宮乃天上帝的居室,京師傳言對皇家不吉。
距離并州西河郡離石縣很近的同郡的平周縣白波谷,駐有郭太部眾,中平元年黃巾起事時,郭太跟隨起事,但黃巾軍很快被滅,當時,郭太偃旗息鼓。
此次休屠各胡白馬銅攻占離石,威脅到平周縣,郭太于汾水以西的平周縣白波谷再次起事。
三月,皇帝采納太常荊州江夏郡竟陵縣人劉焉的建議,耿鄙、張懿等州刺史被殺全因無權調動本州所有的軍、政、民力,應設立掌管軍務、政務、民事的州牧,權力遠大于只負責監察的州刺史。
太仆荊州江夏郡安陸縣人黃琬為豫州牧,正逢一個叫陸梁的起事,豫州境內殘破,黃琬到任后出兵平定之,威聲大震。政績為天下表,封關內侯。
太常劉焉出任益州牧,兼任監軍使者,封陽城侯。侍中董扶和太倉令趙韙棄官,隨劉焉入益州。
豫州長史豫州沛國竹邑縣人武悌因平定陸梁之亂有大功進京接任太常。
宗正徐州東海郡郯縣人劉虞為幽州牧。
劉焉的母親黃氏是黃琬的姑母。
議郎陶謙為徐州刺史,接替死于徐州黃巾之亂的徐州刺史朱并。
并州休屠各胡首領白馬銅率軍從并州河西郡離石縣發兵向東,迎戰從并州太原郡晉陽城率兵前來征剿的并州刺史張懿,殺死張懿。
太原郡空虛,郭太白波谷軍趁勢起兵,向東,攻占并州太原郡。
白馬銅大戰官軍死傷不少,沒得什么戰利品,卻被白波軍占了便宜,輕取太原郡,于是兩軍時有沖突。
西河太守崔鈞帶五百官兵到離石縣,利用休屠各胡白馬銅與白波軍的敵對,說服白馬銅退出離石縣縣城,交還關押的原守城官兵。
崔鈞重占離石縣縣城,以朝廷調停的名義將白馬銅軍與白波軍以離石縣縣城為界隔開。
朝廷下詔發并州南匈奴兵配劉虞討張純,南匈奴單于欒提羌渠遣右賢王于扶羅率數千精兵增援幽州,協助劉虞。
南匈奴留下的人恐朝廷無休無止征調兵源,征討郭太白波谷軍,或休著各胡白馬銅,或涼州聯軍等,于是,南匈奴右部醯落與休著各胡白馬銅聯合,十余萬人反,攻殺單于欒提羌渠,擁立須卜骨都侯為新單于。
南匈奴隨于扶羅出征的精銳騎軍在路上聽到消息,擁立右賢王于扶羅為持至尸逐侯單于,朝廷稱為南單于。
于是,并州南匈奴一分為二,出現兩個單于首領。
夏四月,豫州汝南郡新蔡縣西北葛陂黃巾軍攻沒郡縣。太尉曹嵩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