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鮮卑索頭部落大王拓跋詰汾帶著次子拓跋力微、長子禿發匹孤、禿發匹孤子禿發壽闐、右大將拓跋賓、右都尉拓跋珂、貿易管家拓跋茂、跟班拓跋金等專程前來拜訪韓遂。
一行人從武威郡鹯陰縣索頭部大本營,穿過武威郡祖厲縣、漢陽郡平襄縣,來到冀城。
拓跋詰汾父拓跋鄰兄弟八人,拓跋鄰排第四。老大拓跋紇骨、老二拓跋普乃、老三拓跋拔拔、老五拓跋達奚、老六拓跋伊婁、老七拓拔丘敦、老八拓跋俟亥,各領十個子部落中的一個,其余三各歸拓跋鄰直轄。
拓跋鄰兄弟八人,只拓跋鄰尚健在。
拓跋詰汾給韓遂帶來一匹寶馬做為禮物。馬混身棕毛,無雜毛,精壯有力,乃上等鮮卑戰馬。
韓遂回贈繳獲的寶劍一把、將領精致鎧甲一付。
軍師成公英、都尉弘平、韓家鮮卑拓跋氏索頭部貿易與事務總管韓藹和妻子拓跋萱、韓遂跟班拓跋銀等坐陪。
拓跋詰汾訴苦道“鮮卑索頭部人口有八萬六千多,年初領地遭遇嚴冬、春夏干旱,草料不足,部落牛羊難以維持到年底,如宰殺過多,勢必影響明年的繁衍數量,如得不到糧食補充,年底會有一半人餓死。
本部落向周邊望族購糧均被拒絕,看來都在屯糧備災荒不售,特來向韓家請求糧食援助。”
韓遂看了成公英一眼,成公英對拓跋詰汾道“自董卓西遷洛陽數百萬人口到長安,三輔已出現嚴重缺糧,糧價飛漲,粟米市價已從三百錢一石漲到一千錢。而且每過一月可能就會翻倍。
韓家答應本年撥付十五萬石粟米和豆及一千萬錢,折合十六萬石糧。而貴部落一半人口所缺口的糧食高達七十七萬四千石,還需六億一千四百萬錢另購六十一萬四千石。”
拓跋詰汾道“本部落一時拿不出如此多的錢。”
最后雙方達成,韓家用六十一萬四千石粟米和一萬匹馬兌換索頭部四億五千七百萬錢。
粟米按市價的一半出售。韓家馬匹都是上年優選留下的良馬,用于替換索頭部老馬一萬匹供食用。
買到糧食了,拓跋詰汾十分高興。韓遂設宴款待索頭部眾首領。
宴會上,拓跋詰汾向韓遂訴苦道“自從聯軍起事,索頭部馬匹貿易路線幾乎全部中斷,錢幣只出不進,十分緊缺。
長此以往,部落庫存錢幣下年必然耗盡。市面上不收黃金、錢幣、布帛幣以外的貨幣,而涼州各地望族和豪族黃金、布帛幣的庫存也不足。
物價開始飛漲,錢幣更加不足,民間動蕩,局勢越發險惡,終有一日涼州貨幣也會跟著崩潰。”
韓遂問“錢幣流向了何方貨幣崩潰后會如何”
索頭部貿易管家拓跋茂道“錢幣散落到家族、庶民、軍士手中,國無足夠的糧食等物品兌換錢幣回流。
加上戰爭,家毀人亡,錢幣丟棄或收藏掩埋。原本買一石粟米需支付三百錢,現在要付一千錢,錢幣自然不足。
當需要用牛馬車拉著一車貨幣去買少許的糧、物時,貨幣就相當于崩潰了,轉為易貨貿易,人也成為貨或幣。”
成公英道“錢幣不足,銅料、銅器恐怕都要收集起來去造錢幣了。”眾人點頭。
韓遂道“吾韓家愿不惜一切代價,拿出全部庫存西域金幣、黃金、玉石、絲綢、布帛幣、珠寶等,勉力阻擋董卓轄域的物價對涼州和西域貨幣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