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經升到半空,亮堂堂、暖洋洋地,兩人之間的氣氛隨著康熙的笑容陡然一松,兩個人對坐著談笑,一時看來,如尋常父子一樣。
康熙似乎聊著聊著起了興致,詢問了他很多有關學業功課、和兄弟間的關系、字有沒有進步之類的瑣事,甚至還親自給他磨墨,讓他提筆寫了兩個字。
他活得時間太久,再不擅長的東西練得時間長了也多多少少有些成效。康熙對著那板板正正的“安康”二子看了良久,神色懷念,感慨道“想當年你小時候,我總責怪你字丑。有一回還給你罵哭了,你站在我面前,一邊抹眼淚一邊抄書,又可憐又可愛。那時候我就想著字丑點就丑點吧,總歸是孩子認真寫的。”
說完又抬頭注視了他一會,笑道“如今人長這么大個,字也寫得像大人樣了。”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胤禩也覺得時間過得快。年輕時總以為時間很長,虛擲一些也無妨。可回想起自己那不算短暫的一生,只覺得光陰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一眨眼的功夫就把什么東西都失去了一遍。
時光流逝是人生永恒的命題,即便是站在權力巔峰的皇帝也沒法停住時間。
從孔夫子橋上那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開始,這令人難以承受的遺憾和追求永恒的無望就停留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血液里了。
看康熙神色哀傷,胤禩勸道“我隨皇阿瑪進來時,看見這院中的花開得極好。”
康熙疑惑地朝他望去,不明白他好端端地怎么突然提起院中的花。
胤禩看出了他的疑惑,接著說道“這些花在盛放的時候就知道要凋落,卻依舊用最大力氣開得鮮艷明媚,完整地發揮出全部的生命。”
“兒臣覺得人跟花一樣。因為知道時光飛逝,所以要快馬加鞭,只爭朝夕。”
“只爭朝夕。好啊,朕活了大半輩子,到這個時候了,倒還不如你一個小孩豁達,朕早該跟你多說說話的。”康熙聽了他的話,用手點了點他,搖頭大笑。
兩人又聊了幾句,康熙便放胤禩走了。走出院門時,胤禩揉了揉低眉順眼了許久的臉,才發現后背已經被汗浸濕了。
他沒當過皇帝,無論是政治天賦還是政治手段都比不上自己這位皇阿瑪。往日在朝堂上回答他一句話要在心里打三遍草稿,如今面對面毫無思索時間,來不及揣測皇阿瑪的意圖,只能有什么答什么,難免后怕。
正當他在心里一字一句回想剛剛都說了什么,有沒有說錯話的時候,一個小太監快步走到了他身邊“阿哥爺,太子爺這邊有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