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省內發達工業城市相比,廣陵市的優勢是什么
肯定不是區位優勢還有招商引資的底蘊,而是去做姑蘇、梁溪不愿意浪費時間的行業,這種事情有手就行,但關鍵是大多數情況下,很多基層政府是有手但不愿意做。
畢竟“招商引資”這種事情,跨國企業落戶說出去也要好聽得多,你招個外資和內資,都要分個高低貴賤,畢竟要講格局嘛。
放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你不做,你不過是“眼高手低”,沒有什么格局格調上的東西。
不做就是不想,不做就是不愿意。
朱躍進在錯位競爭上,說對內深挖潛力,意思也很直接,就是市里面要明確當作一個產業來做,而不是一陣風,更不是搞運動。
這也是為什么要專門弄個管理部門出來,放在市政府直屬還是說下放到區政府,這個可以再探討,但肯定要有能管敢管的人出來做事。
做到了,那么這件事情從廣陵市內部而言,就算是成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是產業定位問題。
正常有野心的官僚,都想著做大做強,做成全國第幾大或者帶一點國際化,但朱躍進這次內部“坑蒙拐騙”,是一個表態行為,他要拉上張浩南來壯膽,所以會議上務虛的部門就是走組織團結,務實的部門,就相當的保守。
簡而言之就是關起門來是一家人,沒必要吹牛逼。
廣陵跟省內城市錯位競爭之后,就要考慮外部競爭,跟淮西省、江右省的優勢在哪里
區位擺在這里,這是自然稟賦上的優勢,再有就是兩江省省內的商品生產極為發達,一般民用品在省內都有成熟的產業基地,只是在集散流通過程中,并不會像兩浙省那樣,還有非常鮮明的物流中心。
所以朱躍進的想法,就是省內首先作為一個批發市場集散中心,要是能成為物流中心,那肯定是最好的,沒有,也問題不大。
把省內南部地區的工業品,集散到省內北部地區,這是省內商品流通上的一點點微小工作,利潤可能不高,但帶動的經濟很廣泛。
衣食住行一樣不缺,說不定汽油柴油都能多賣萬兒八千噸的。
而依托本身就有的鐵路公路還有黃金水道長江,往來淮西省南北的短途物流選擇余地很大,能夠分流一部分建康的供貨鏈,就是成功。
整個計劃的構想彈性還是很大的,小有小的做法,大有大的做法,只要定位不跑偏,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說不定。
朱躍進在這次市政府的班子會議上,至少在設想上,說服了大部分人,原因就在于掏的錢不會太多,一千萬肯定用不完。
并且要是能拉上“沙城食品”這樣的大企業站臺,至少在“沙城食品”的供銷體系中,相關的農村小商品集散,也能成為增長的一部分。
在務虛問題上,朱躍進不想浪費時間,所以快刀斬亂麻,先把餅畫出來,再把“沙城食品”請出來,所有人的注意力和關注點,基本都會轉移到實際效益上去。
倘若再自私一點,個別成員有沒有跟張浩南攀交情的想法,那也不得而知,如果有,也無傷大雅,朱躍進本人是沒啥損失的。
廣陵市的這次臨時產業發展會議,帶一點未來的城市定位考慮,雖然只有一點點,還是對一些年輕干部產生了影響,考慮問題也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