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沙食集團”在松江本地推動的“農村供銷合作社”,其表現形式,跟兩江省郁州、彭城、楚州等地,有著明顯不同。
最大特點就是產品工業化程度更高,比如在疁城的一些農村,“沙食集團”在“農村供銷合作社”掛牌的主要產品不是新鮮蔬菜、雞鴨鵝魚之類,而是旋耕刀片、法蘭盤、螺栓等等。
工業品的牌價第一次在高度城市化的城市中登場,在此之前,主要還是在沙城、安東等等這些縣級城市有工業品掛牌,品類也基本以商品外包裝、快餐盒、一次性紙巾、衛生用品等等為主。
而“沙食集團”這次在松江“吃大餐”,要在長三角地區起碼消化掉一千兩百億左右的各種形式資產。
也不會有什么消化不良,賬面上毛毛雨了。
捉襟見肘的只是人手不足。
所以在九月開學之前,僅松江高校圈社科、經管等等專業的研究生,被借走七百多人,八百人不到。
此時松江全市研究生在讀人數也就四萬多五萬左右,遠不是多年以后二三十萬人在讀的規模。
這動靜對高校圈的沖擊相當給力,當然也有消息靈通的二代,知道這是“浩南哥”發福利,所以拉上同學就去給“浩南哥”打四個月的工。
僅四個月的在讀研究生借用支出,就高達兩千兩百多萬,不過大部分高校都沒有扯皮,一口答應。
原因就在于這筆錢是一次性支付,等于說預先支付四個月薪水過來。
人均兩萬多三萬不到。
以此時研究生給導師打工普遍都是三五百塊“奴工”工資的現狀,這絕對是一筆巨款,就算是理工科的高端牛馬,做個小實驗的經費也有了。
只不過大多數人并不知道“浩南哥”這次吃多少人的血肉,只知道“浩南哥”好像又搞了什么出來,反正挺牛逼的。
內情逐漸滲透,從陰暗傳遞到陽光之下,終究還是需要時間,但基本上進入九月之后,松江的小市民都知道“張老板特別老卵”。
沒辦法,“空中飛人”三天兩頭就有,只不過報道上越來越保守。
和松江市政府在媒體上的低調不同,“沙食系”算是幾年來第一次在媒體上高調曝光,很多以前不接的采訪、專訪,現在靳東風、鄭鋒、王寒梅等人,也都接受了高密度的采訪。
甚至有些是對口專業學校的校內采訪,比如松江水產大學,就是專門采訪了戰略部人才中心總監鄭鋒。
“鄭總您好,感謝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
“你好你好,也感謝你們的邀請,很榮幸啊,哈哈,很榮幸。”
跟年輕人坐一塊兒聊天,心情都要好不少。
人到中年最怕突然暮氣沉沉失去了朝氣,鄭鋒跟這些在校大學生面對面聊一聊,精神狀態和氣質都不一樣。
在單位的時候,壓力排山倒海,所有指令都是以罵娘的形式去傳達,部門的情緒雖然高亢,但絕對是高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