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驚訝于在他口中能聽到“再等等吧”這樣的話,十四五歲的孩子,當了一年皇帝,竟是展現出幾分少年老成,果真如那些大臣所說,有了些世宗初登大寶時的影子。
今年夏天天氣雖熱,卻沒有出現旱情,到了宿麥成熟的日子,果然就如去年朱翊鈞所說,迎來了一場大豐收。
看到順天府各地呈上的奏疏,很是歡喜,拉著馮保說道“入秋之后,又是播種的季節,到那時,我們也去京郊瞧瞧。”
這些日子,他日日呆在文華殿,看來是憋壞了,這就開始計劃入秋之后溜出宮去。
馮保沒接話,他自己倒是想得周全“上次張若蘭出賣我,竟然去向張先生告狀,這次可不能讓任何人發現。”
張若蘭在家讀書,沒來由打了個幾個噴嚏,張簡修從窗戶外探出個腦袋“姐姐,有人罵你。”
張若蘭打眼一瞧,他身后背著桃木劍,曬得黝黑,知道的是勤加練習武藝,不知道的,還以為首輔家的四公子從哪兒挖煤回來。
一個月之后,朱翊鈞又收到了四川送來的戰報。劉顯派人佯裝攻打九絲城,白鶴通過箭矢將密信送出前門地勢險要,防守堅固,不易進攻,建議從后山偷襲九絲城。但后山有山溝,所以要準備大量柴草,用來填溝鋪路。
他還在信中提到,他和阿幺妹的婚禮定在九月九日,這天既是僰人的賽神會,又是阿大王的生辰。
他們還約定好,就在這日發起進攻,到時,白鶴帶著部下以嗩吶為信號,聽見嗩吶響,便可行動。
朱翊鈞看完奏章,思索片刻,又想到那年平定古田叛亂之事,便立刻下了一道詔書,命劉顯在攻破九絲城時,若城中百姓投降,不可屠城,更不要傷及無辜,只將主謀擒獲,押往京城受審。
若主謀反抗,不必留活口,可當場斬殺。
張居正看到這封詔書,心中頗為感慨。
作為首輔,他并不介意劉顯用什么方式平息這次叛亂,他要的只是結果永遠解決此事,不留后患。至于用什么方式,屠城也好,滅族也罷,那是主帥的決策,他不會干預。
但身為皇帝,朱翊鈞雖被稱作小世宗,身上卻還看得到穆宗的影子他和他的父親一樣,有一顆仁慈之心。
朱翊鈞雖然在庭議的時候,堅定不移的選擇以武力徹底解決這次叛亂,但在最后時刻,卻還是想要給這個民族保留一線生機。
朱翊鈞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總不能鎮壓一次叛亂,就滅掉一個民族,大明一共才七千多萬人口,動輒殺掉幾萬人,要多少年才能恢復。
當然,不濫殺無辜也是有前提的,確保他們不再有戰斗力,并且愿意歸順朝廷。
天予昭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