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六百八十章勝負已分
楊清源聞言也不生氣,“不是什么人都有資格替我師兄教訓我的”
毒龍尊者,名聲不小,但未必就有資格教訓楊清源。
金世遺真元一攝從一旁的侍衛手中取出一柄長劍。
毒龍尊者原本有兩柄神劍,一柄拐劍,一柄裁云。
拐劍外表為一支拐杖,當沒有要拔劍時,劍身就會收到柺杖狀的劍鞘里。
柺中藏劍,戰斗時可劍柺并施。
拐劍為金世遺初出江湖之時所有的寶劍,傳給了其子金逐流。
另一柄裁云劍乃是大魔頭喬北溟采深海的稀有金屬所煉而成,輕如蟬翼,鋒利無比,后傳給了弟子江海天。
以現在金世遺的境界,即便是一柄普通的劍,也能發揮出驚人的威力。
而楊清源經歷了與徐福之戰后,又有了進境,這種進境不是武功上的,而是境界上的。
原本的楊清源雖然也入先天之境,不過也許因為是非此界之人的關系,所以感覺在與天地元氣溝通的時候,總有一分疏離之感。
但這次參考借鑒了天地交征陰陽大悲賦的大補天術,使得楊清源重新經歷了一次胎息之境。
楊清源直接在天地之中誕生,以天地為母,真正完善了他的先天之軀。
他和柳望舒待久了,也學到了東海一脈的被動,連法天象地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事情,只是此時他不想破境而已。
所以楊清源才有底氣站在金世遺的面前,正面較量。
楊清源見金世遺沒有用拐劍也沒有用裁云劍,自然也不希的借湛盧之威,將掌中湛盧遞給了一旁的曹雪陽之后,楊清源也取來了一柄普通的長劍。
毒龍尊者金世遺原本就是性格執拗之人,又被朱瞻坤長期ua,此時內心必然已經對于楊清源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楊清源即便是想要辯解,在金世遺的眼中也成為狡辯之語,所以先動手,打服了之后再嘴炮,這才是正道。
想要靠嘴炮解決敵人,你以為你是九尾貓臉的火影
“金世遺請”金世遺的長劍直指楊清源。
楊清源掌中之劍挽了個劍花,劍尖隨意地指地,“武當,楊清源,請”
兩人相隔不過五丈,相對而立,劍勢未啟,但劍氣已經在兩人之間環繞流動。
雙方的劍氣已經交鋒了無數次,兩人中間的青石地板,已經被劍氣切割得四分五裂。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但劍氣卻沒有絲毫的溢散,無論是楊清源還是金世遺,都將劍氣掌控得如臂指使。
一陣清風拂動,楊清源先動了
回風拂柳劍,這是楊清源學自巴山劍派七七四十九手回風舞柳劍,再融合了自創的清風十三劍所創的劍術,乃是楊清源的五行道劍之中的木行劍法。
綿綿不絕,堅韌不拔。
觀戰的眾人只覺得兩道虛影不斷變幻身形,在場之中也只有柳望舒等寥寥數人,才能看得清身影。
金世遺的劍招古拙深厚,用的是天山派的大須彌劍式,以重,拙,大為要旨,攻守合一,變化繁復,每一招每一式都是無懈可擊,這是金世遺的武功根基。
百招之后,楊清源劍法一變從綿綿不絕也變得厚重如山岳。
五岳支天劍,這是楊清源學五岳劍法,觀五岳山勢所悟出的劍法,五行屬土。劍意重如山岳,厚德載物。
兩人的劍招一同慢了下來,但一招一式皆是攻敵之必救。每一劍斬出,似乎都是勢不可擋。
即便是觀戰的眾人也能直觀感受到劍法之中的威力。
又是百招之后,金世遺的劍法先變,劍光驟然暴漲,結成了一個個的光環,向外擴張。
這金世遺自創的金家劍法之中的大周天劍法,采天山劍法和西方魔教之所長。
楊清源見狀,也是劍法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