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六百九十五章后續
在大周議政最高殿堂,莊嚴、肅穆的含元殿中,禮部尚書錢牧謙、右都御史程青松、長平郡王帶著四百多位大臣三叩九拜,山呼萬歲,擁立吳王登基
按照禮法程序,此時應當需要太皇太后的懿旨。但現在誰還在乎呢
人人都知道,那不過是一個象征性的程序而已。
“萬歲萬歲萬萬歲”
十三站在含元殿的御座之前,表面平靜,但內心仍是有些茫然。
這萬歲聲中,似乎一切都變得不真實起來。
楚王兄和朱瞻坤爭了這么多年的皇位,一個被冤枉后自盡以示清白,另一個因為倒行逆施被自己的師尊斬殺。
這個天下人皆是尊崇和覬覦的至尊之位,就這么簡單地落到自己手中了嗎
有人略感苦澀,想不到這九五之位花落吳王有人慶幸,自己站隊正確、已得從龍之功。有人平和,這帝位爭奪終于落幕。
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在含元殿中徐徐地消散,余音鳥鳥
十三皇子朱瞻垕穿著一身白色的親王服,戴著孝,年歲不大,才十五歲,卻不失儒雅氣度。
他還在適應著劇烈的身份轉化,腦海中,此時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他往日的種種。
從出生開始他就是皇子,但是他們的母親雖然艷冠后宮,但也只是一時之寵。小九因為活潑,倒是被周帝所寵。
永安十四年,他遇上了這輩子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楊清源。
他和姐姐得父皇恩準,拜楊清源為師,求學于門下。
楊清源教他學問,做人的道理,帶著他們游歷江湖,感受民生,那是他終生難忘的美好時光
后來皇兄朱瞻坤弒父上位,在得知這件事后,十三和小九一度想要為父報仇。楊清源起兵的那一晚,楊清源要報血仇、拿帝位,他向著楊清源離去的方向深深一揖,表明自己的態度、立場。
一切就像跑馬燈一樣在十三眼前略過。
不過,朱瞻垕很快就收回了自己的思緒,然后看向下方跪著的群臣。很快投入到了皇帝的角色之中,看了身邊的東廠廠督曹正淳一眼。
曹督主早就準備好了,上前一小步,尖銳的聲音傳遍含元殿。
“眾卿平身。”
朱瞻垕身上的氣度一變,開口道,“朕少不諳事,才疏學淺,以社稷國事累諸卿”
“臣等愿效犬馬之勞”
隨后朱瞻垕的目光看向文臣首列的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錢牧謙。
“錢先生”
朱瞻垕沒有稱呼錢牧謙為卿家,他雖然為九五之尊,但年紀遠小于錢牧謙,而且楊清源是十三的師父,而楊清源和錢牧謙又有師徒之名。
天地君親師,雖然君在師前,但天子也要尊師重道。
朱瞻垕的這一稱呼,引得殿內群臣側目,但隨即都理解其中三昧,微微點頭贊同。
“臣在”錢牧謙聞言出列。
“此次神都之亂,有賴錢先生主持大局,穩定朝野。擢文淵閣大學士錢牧謙為檢校內閣首輔事,主持朝廷政務待時局穩定后,再行廷推”
“臣領旨”錢牧謙領旨的同時,心中也不住贊嘆一句,這么多年眾臣皆沒有發現,這位十三殿下不過虛歲十五,竟有如此氣度和智慧。
朱瞻垕沒有直接任命錢牧謙為內閣首輔,不是他不可以,而是這樣有損天子的權威,也不利于錢牧謙的名聲。
像大九卿、六部侍郎這個級別的,正常情況下都是會經過廷議的,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會任命。
比如越州桉發之時,太宗皇帝任命楊清源為大理寺卿,察查此桉。事急從權,也就直接任命了。
雖然現在朱瞻垕沒有直接任命錢牧謙為內閣首輔,但是卻讓他行內閣首輔事,等到朝局穩定,以錢牧謙的人望又有何人能搶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