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其實就是水質酸堿度不同,所以才造成瓷器顏色不同。之后加了石灰,使兩者之間h值接近,燒出的顏色自然也就接近了。
問題是,那是古代
李定安長舒了一口氣,放下了文件夾,又指了指梅瓶和筆洗
“請相關機構檢測分析一下礦層賦存巖層形成時間,另外,再做一下附著土壤檢測”
礦層賦存這啥玩意
專家們齊齊的瞪圓了眼睛。
還好,他們至少知道,李定安說的后面的是什么就是除鋁土外的土質成分分析,以區分不同礦土之間的區別。
意思就是筆洗和梅瓶,不是從同一種窯口里燒出來的
換種說法宋代時,除了汝窯,宋代還有其他的窯品在燒汝瓷
想到這一點,有一個算一個,加上顧春風,腦袋里全都是一個聲音嗡嗡嗡嗡嗡
怎么可能
后面有一位專家舉起了手,硬擠出一絲笑“李老師,為什么還要測附著土壤成份”
李定安笑了笑“方老師,你不是已經想到了嗎”
沒錯,他就是那個意思。
所有專家的專家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顧春風盯著他,伸出了兩根手指“兩口汝窯”
伱也真敢想
李定安猶豫了一下“從廣義而言,也可以這么說,但如果從地域而論,就不能算汝瓷,只能稱之為天青釉。”
天青釉就是汝窯,汝窯就是天青釉有什么區別。
但到了李定安嘴里,就有了區別
“意思就是宋朝時,其他窯也能燒出和汝瓷相同的天青釉瓷器”
李定安點頭“對”
對什么啊對
顧春風轉過頭,剩下的專家比他還要茫然。意思就是,誰都沒聽過
他猛呼一口氣“在哪”
“好幾處”李定安指指梅瓶,“但這一只,應該出自鄭州”
這不扯淡嘛
汝窯之所以叫汝窯,就是因為建在汝州,怎么從鄭州又冒出來了一座
兩個地方差了一百多公里
“老師應該都知道宋人葉寘坦齋筆衡宋徽宗遂命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輔州悉有之,汝窯為魁,謂之天青”
“對,只有汝窯才有天青釉”
“坦齋筆衡記載,確實是這樣,但還有”
李定安稍頓了一下,“歐陽修歸田集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油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
其中還記載之前的汝窯只燒青瓷,但只有卵白、翠青、豆青、粉青、蝦青但正如歐陽修所載,到神宗時,就禁燒了原因就在于用瑪瑙為釉料,過于奢侈
“還是歐陽修的歸田集,記載汝窯花觚時提過一句柴氏窯色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世所希有”
顧春風臉色一變柴窯
楊其昌囁喏著嘴唇“老沈,李老師啥意思”
“你明明聽懂了你問我”
楊其昌當然聽懂了,只是有點不敢信汝窯承自柴窯,北宋之前,就有天青釉
而柴窯,不正好就在古代的輔州,現在的鄭州
問題是,李定安講的,為什么和他看到的不一樣
就歸田集,“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油釉”這一句,他確實看到過。但后面一句“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這一句,他想破腦袋,也沒想起來
“因為現有的不全”
“我知道啊,現在的歸田集殘本”范元愣了一下“李老師見過全本”
李定安不吱聲了。
他真見過,就山洞里全套的歸田集。
問題是,字畫類的文物已清點了一遍,但好多都好像沒運回來,其中就包括這一本。
“別急,過兩天應該就能看到。”
專家們突然就明白了歸田集有全本,之前就和這些汝瓷在一起。
李定安看過,所以才敢說,這是柴窯天青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