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或者更早,父親和嵇聞道已生嫌隙,關系早不復當初。所以,父親怕自己出爾反爾,更加引嵇聞道多心,終究決定還是聽從他的建議。雖然,暗中改換了思路。”
“至于父親與嵇聞道關系僵硬的原因,還是梅溪橋。”
從西域歸來的梅溪橋弄丟了定風波,但他“數字代碼”的說法意味著即便定風波真的落入人手,也不會造成什么后果。所以,江玄并未追究。
然而,嵇聞道卻不相信。
他屢次向江玄提議,就算不殺梅溪橋,也要把孟九轉和蔡隸除掉,避免任何一絲定風波泄露的可能。但江玄卻不肯為此殺人,又覺得若定風波果真被他們二人得到,那恐怕已經外泄,追究已晚,再造殺孽亦是徒勞。
因此,兩人嫌隙漸生,不再是以往那般無話不談的朋友了。
“梅溪橋情愿一死贖罪的理由中,只怕還有一條是因為自己,師父與嵇聞道失和,一直到淮水之役,都未曾修復如初。梅溪橋絕不愿看到,他們二人因為是否鑄劍關系繼續惡化,所以,他提出了這個自認為兩全其美的建議。”
將錯就錯,暗度陳倉。用這把假劍和自己的命,換來其他人的生路。
他實在無力揣度父親是如何同意梅溪橋這個自毀的提議,抑或是梅溪橋未曾說全,以另一套說辭說服了父親。
總之,在半是無奈、半是順勢的考慮下,父親選擇了造出一把不含任何秘籍的玄隱劍。
這,就是前半部分的答案。
而無論是父親還是梅溪橋,都不會想到事情確實循著最壞的走向發展,并最終失去了控制,演變成覆水難收的慘烈結局。
淮水之役、父親過世。顧門派出沈雁回追殺殘余、搶奪寶劍。越來越多師弟師妹折損、局勢每況愈下,再無轉機。
梅溪橋的贖罪之舉卻不僅未曾如愿保全師門與嵇氏,反而成為了新的舛誤之肇始。
嵇聞道因此心灰意冷,扔下了淮水派獨自離開,還報復般地將顧門追兵引來。
淮水派寥寥幾人走投無路,在碧水峽被顧門追上后,江母抱子跳崖。
而鶴松石誤會梅溪橋投敵,將其誤殺,又撿到了玄隱劍發現是假,同樣心死后選擇投靠顧門,了此殘生。
這就是全部的答案。
終于,這一程,重新走回。
漫長得令人疲憊。
荒謬、誕幻,卻又環環相扣、纖芥無遺。
的確是這樣,也只能是這樣。
雖然,不該是這樣的結局。
“父親為什么造出一把假劍,這便是我的答案。”
江朝歡聚起遐思,斂盡心緒,認真地望著神秘人,那一成不變的面具下,真正的魂靈,叫出他的名字
“嵇聞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