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宮外百姓的呼聲也聽得見了,皇帝與太子的荒唐也看得見了,眾人逮住二帝,聚在一起商量再迎哪位登基。
但百姓呼聲越來越近,水一樣漫過宮墻,淹沒的不僅僅是首惡,而是所有污泥。
在我們講述徽欽時,有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皇子康王,未來的宋高宗趙構。在金人要皇子與重臣做人質時,哥哥指派他,他是“慷慨請行”,還和哭哭啼啼的張邦昌說這是我們男兒該做的,別這樣。
到了金國人那邊表現也不錯,有些宋人筆記中這一時期的康王那真是怎么看怎么不像他爹親生的,完顏家人都詫異,莫不是假的親王吧,退貨,給我換個正品來。
乍一看很勇敢,和父兄完全不一樣,大家都以為康王殿下是歹竹出好筍了,結果史書往后一翻,看趙構登基后的操作,主戰派臣子大概想翻白眼:這才幾年,在你們老趙家上三次當了,真是當當不一樣,每次都是新的崩潰。
咋說呢,如果將趙頊比為一個黑白均勻的太極八卦圖,那哲宗大約遺傳了全部的白,而趙佶就是令人絕望的一片漆黑。又因為當爹的基因已經這樣了,他的兒子們就只能維持這這一個色調,讓每個讀到此段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罵出口這一個家傻唄。
臣子們如何崩潰另說,聽到康王前后對比,剛安了一點心的趙家祖宗們才是真的崩潰了。這小子剛開始看上去明明不錯啊,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他們大宋在哲宗去世后真就暗無天日了是嗎
一向好脾氣的趙禎都受不了,他雖不情愿,終究接受了并無親子的命運,這時只拎著養子的領口“待你有了趙頊,千萬記得告訴他生完趙煦就行”
剛成婚的趙曙沉痛點頭。
歷代從深宮廝殺出來的皇帝卻沒覺得康王前期的表現有多為人稱道,聽上去熱血,細究便能看出心思。
彼時的宋還未接連大敗,金國雖瞧得出天子軟弱,但還在試探階段,出使之人雖危險,到底性命無虞。
趙構都被兄長指名道姓要他去了,豈能輕易脫身,不如主動請纓賣個好,兩方體面。此處的慷慨請行,不就是做個樣子圖歸來之日么。
天幕既說二帝與宗室一同被俘走,但康王還能安然度日,再立南宋,說明他從這次出使中獲得的東西不少。李隆基嗤笑,比如說,兵權。
此次出使后,趙構一回家就升任太傅,又連著當了幾地節度使與州牧。后面兩路金軍圍攻,老哥欽宗更是拜其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命其勤王救駕。
趙構拿到兵就沒有后續了,對宗澤的建議置若罔聞,擁兵自保,作壁上觀,直至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