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問削藩的發展為何如此爺爺死了沒倆月,各家府上白布估計都沒扯下來呢,哐一下周王就被次子告發謀反了,直接廢為庶人。
后面一個月唰唰唰削了三個,湘王柏不像齊王代王那么聽話,大門一關,全家自焚了。又沒幾天,岷王也廢為庶人。
周王的醫學成就比較出名,主持編撰的救荒本草與袖珍方至今仍在我國醫藥史上有著巨大影響,湘王修仙,死時無子,放在古代屬于大齡未育青年,大家默認他死了這一脈就沒了。
這位無人繼承身后事的藩王死得這么慘烈,完了朱允炆還給個“戾”的謚號,大家就很震驚了,這小子這么狠。
怪不得拒絕另類推恩令呢,感情一點東西都不想留,直接從藩王廢到庶人。地位、權力、錢財都沒有了,宗室也當不成,原本是威脅,現在是直接光身軟禁。
而對最防范的燕王,朱允炆并非沒有動作,他陰叔叔一向可以的。朱棣身邊的人事變動與軍事調防也在持續進行,燕王在重重監視下陷入困局。
張居正淡淡,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懿文太子再如何友愛兄弟,余澤也不過一時,但建文如此行徑,只會讓藩王陷入或廢或死的恐懼中。
小皇帝搖頭晃腦跟著先生念,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但凡知道漢家歷史的人都驚呆了。天幕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抄作業都不會,原樣學漢武推恩不可能,藩王也讀過史書知道這一切,但總能從中學到什么。
明祖才去世幾個月便廢了五個藩王,還一擼到底,毫不容情,剩下的任誰都不會坐以待斃。
漢武只覺乏味,明祖當年說他父皇寡恩方有七國之亂,如今看來,朱家子孫寡恩更甚。
手握天下大義卻做到如此地步,宗室如何能忍,要削藩卻先抬高文官,武將如何肯服。
如果說前面的朱元璋是疑惑與其他情緒兼有之,此時的朱元璋便只剩暴怒。他身為皇帝,不是不懂孫子削藩之心,但死的都是他的兒子。
此時再回顧朱允炆登基前對如何安排藩王的應對,只覺荒唐可笑。
隆親親之恩。以德懷之。
老年位面的他對著孫子罵起來,更早時空的皇帝只能看被提到的藩王們或哭或訴苦,室內亂成一團,朱棣平靜地站在兄弟中,這個造反的兒子隔著人潮與他對峙。
不死便戰。
奉在殿上的寶劍橫在中央,一面映著父,一面映著子。
當年摔了破碗的朱重八,在江南河水中擦洗寶劍的朱元璋,平靜地和登臨絕頂的明太祖對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