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坐在袁充的車中,看著閉目養神的袁充好奇地問道“阿翁,今日不不參與集議嗎”
真正穿越后,沈舒官員也不是每日都要上朝。電視劇中演的那種官員半夜就要爬起來上朝的事情只存在于封建王朝的末期。
大朝會又稱朝朔望。在秦漢之時,大朝會完全是禮節性的,根本不討論政務,漢和帝之后連一個月一次的大朝會都取消了,這一停滯就是幾百年,一直到了南雍也就是這位新上任的雍帝才恢復了大朝會。。
這一點也是眾人認為雍帝是明君的重要佐證。
大朝會依舊是禮節性的,真正的政務從不在大朝會上商討。真正商討政務的是每日由尚書、中書與門下省的宰相們商議,被稱為集議,商議的結果再報雍帝御批。
當然雍帝也可直接召宰相集議。
集議基本上每日都會有,時間不定,袁充身為上述左仆射從不會缺席。她不覺得自己重要到袁充為了自己撇下集議不顧。
袁充輕哼,并不回答。
沈舒挑眉“我聽說如今太子主持集議。”雍帝佞佛,雖然依舊勤政,但也開始向太子放權。
見袁充點頭,沈舒又道“我聽說太子打算在盂蘭盆會跪經兩個時辰為從母祈福,建康城中無不傳頌太子殿下大孝。”她總覺得袁充這步棋走得不太好。
她很想知道袁充到底做了什么,但袁充似乎并不打算告訴她。
“您不去集議,應當是避嫌吧。”沈舒肯定道,“太子要給您升遷了”既然太子要當孝子,和袁皇后修復關系,就不會只跪經,太子能拿出的最大誠意就是給袁充升官。
給自己商議升遷,袁充又不是厚臉皮,自然不能參與。
見孫女猜中,袁充真的有些驚訝,這才短短幾日就進步如此快了,便是他幼時也不及。
這孩子似乎是為政治而生
若是男子,袁氏能出第二個王丞相。
女子生得如此玲瓏心,不入宮才是埋沒了
袁充不覺得將孫女嫁入皇家是進入泥潭,相反他認為沈舒在后宮會如魚得水。
“尚書令。”袁充也不隱瞞,直接道。
尚書,百官之元本,庶績之樞機。
尚書令即為百官之根本,領尚書省各部。自古以來朝廷重臣秉權者,以錄尚書事為名。到了后世,因尚書令太過位高權重,所以尚書令如丞相一職一樣逐漸成為虛職,最后被廢棄。
沈舒也沒想到會是尚書令一職,她還以為會是中書監。
這下沈舒是真的好奇袁充對太子做了什么,能讓太子愿意將如此重要的權柄相讓。
許是沈舒的目光太過好奇,袁充笑著為孫女解惑道“尚書令并不能決定尚書省所有政務,如太子和三公都有錄尚書事之權。”
換句話說袁充依舊要被分權。
可這不是重點,沈舒覺得尚書令權力太大,不可能不被分權。
“阿翁如何讓太子同意進您為尚書令的”沈舒心中實在好奇。
“非太子想要進我官位,而是陛下和你父親。”袁充道,“陛下最為信任的陸稷、徐淼都先后被陛下派去教導太子,如今已經是東宮屬官。這兩人一人是尚書令,一人是中書監,你覺得陛下會想讓誰當尚書令”
“更何況北伐在即,陛下和太子都不想讓你父親心存怨氣。”袁充道。
不想讓沈靖心存怨氣,就給沈靖升官啊
沈舒看了眼袁充,瞬間明白雍帝并不想給沈靖升遷。想想也是,一個文官做得位置再高也比武將容易控制。
可同時又遇到了一個問題,沈舒對袁充問道“陛下不是很信任太子嗎”雍帝可是給太子延請名師,親自教導,太子更是得朝野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