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楚向前自己不做,卻不代表他沒地方撈好處。
想了想后,隔天就把趙叢演約到九龍馬場見面。
一邊盯著馬場的馴馬師、馬童和獸醫,給一匹匹前幾天運抵馬場的汗血馬、純血馬和阿拉伯馬做檢查。
一邊和眼里全是羨慕眼神的趙叢演說起了,自己對土奧農牧業未來發展的預期。
順帶著,還從張天志手里接過一份資料,也交給了趙叢演。
只是說了十幾分鐘,趙叢演越聽心里就越驚訝,然后對楚向前也是越想越佩服。
自己還只是盯著港島一畝三分地,人家的視線已經放眼國際市場。
而且靠著資料上的數據來對照,趙叢演越想越覺得楚向前說的太對了。
只是商人的天性,趙叢演可不覺得楚向前會那么好心,告訴自己一條發財的路子。
而且這生意,怎么看,怎么覺得對船運公司的幫助會很大。
楚向前也沒多少心思和趙叢演試探來試探去。
老趙不答應,自己還可以找港島其他的船運公司老板。
所以趙叢演一聽楚向前想用30條1.5萬噸改裝過的勝利輪,入股趙家的船運公司,拿到45%的股份,頓時就猶豫起來。
說實在的,趙叢演自己也知道,就靠自家那十幾萬噸的運力,楚向前別說要45%的股份了。
就算要70%都正常。
但真那樣,反而是楚向前成了幫趙叢演打工的人了。
因為有葉孝禮、鄭雨桐、何潮笙的例子在,港島富豪、名流圈子都知道,和楚向前合作,賺錢不是問題。
可要是被楚向前拿走45%的股份,今后趙家的船運公司9成9的概率,名義上還姓趙,可實際上隨著公司發展越快,越是會被楚向前在幕后掌握了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公司發展的快,買船就是必然的舉動。
要么股東們一起按股份比例出資,要么找銀行借款。
銀行借錢問題不大,可借了一次兩次,再想拿到貸款,難度會越來越大。
可股東出資,趙家的財力和楚向前根本沒法比。
一個不好,楚向前的股份就會超過51%。
不過楚向前倒不是想搶奪趙家的船運公司。
他也沒那個心思去管那么多公司,這才找趙叢演給他打工。
而且不僅是趙叢演,還有包船王和其他兩位規模大一點的船運公司,現在也還是創業初期。
同樣的條件,一旦拿下兩家船運公司的股份,那楚向前未來才是名副其實的船王。
而且船運高利潤期,至少有十五六年,等別人還在考慮要不要棄船上岸時。
楚向前肯定早就把兩家合作船運公司的股份,和自己控制的國際船運的股份高位套現。
只保留一半的股份,憑借手里的海量資金,很容易就能度過船運行業的低迷期。
而且他想套現其實不難,甚至可以說,楚向前想不套現都不行。
隨著今后國際貿易越來越大,各國進出口生意門檻越來越低。
船運行業的利潤必然逐年增加,掌握三家超大船運公司的楚向前,肯定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