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嗣昌自己主持和解的事情,也引起朝臣激烈非議,引來了大量的彈劾。
其中攻訐最力的是少詹事黃道周,以他奪情入閣為由,對其不斷攻訐彈劾,甚至在奏疏之中直呼其名,以豬狗、人梟等詞謾罵羞辱。
七月五日之時,也就是前幾日,天子召內閣及諸大臣于平臺議事。
和解一事果然遭遇了經延日講官黃道周等人的口誅筆伐。
平臺爭辯之時,天子雖然袒護了他,也讓他贏下了爭論擺脫了彈劾。
但是贏下了爭論,擺脫了彈劾又能如何,楊嗣昌在意的根本不是這個。
朝議洶洶,天子退縮了,沒有再對和談表示任何明確支持,和解之事就此不了了之,一切又回到原點。
楊嗣昌揉了揉有些腫脹的腦袋,當他將目光移動到桌面之上的輿圖之上時,原本就有些脹疼的腦袋疼痛感不由的又加劇了幾分。
他作為總督之時,與陳新甲曾共事過許久,他知曉陳新甲的才能,所以才推薦了陳新甲。
只是陳新甲卻是難以代替盧象升的作用。
盧象升的性格頗為頑固,和孫傳庭倒是有些相似。
但陳新甲并不能完全替代盧象升,陳新甲的能力比起盧象升確實要遜色不少,而且新官初任,要處理的事務太多,對于手下的軍將和防線也不甚了解。
眼下和解無望,秋日將近,建奴只怕又將要尋機南下。
如今這幾乎已經成為了篩子一般的九邊,如何能夠攔得住那些如狼似虎的建奴甲兵。
到時候建奴大軍南掠,自己若是不能解決問題,勢必動搖威望和根基
“唉”
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聲嘆息。
楊嗣昌閉上了雙目,眼下的時局正在不斷的惡化,但是這么久以來他所做的一切,卻全然都是徒勞。
明廷的京師吵的沸沸揚揚,與建奴的議和之舉終究未能成功。
而在北方,清國的內部卻已經是達成了共識。
既然封貢開邊之事已經化作泡影,那么不如用手中的刀兵來說話。
崇禎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黃臺吉任命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左翼軍。
貝勒岳托為揚武大將軍,統右翼軍,貝勒杜度等相副,兩路征明。
岳托于九月二十二日從密云北邊墻子嶺毀長城而入,多爾袞則于九月二十八日于青山關毀長城而入
忠烈黃石齋先生道周
道周曰“臣今日不盡言,臣負陛下;陛下今日殺臣,陛下負臣。”
帝曰“爾一生學問,止成佞耳”叱之退。
道周叩首起,復跪奏“臣敢將忠佞二字剖析言之。
夫人在君父前,獨立敢言為佞,豈在君父前讒諂面諛為忠耶忠佞不別,邪正淆矣,何以致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