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降最多也只是拖延些許的時間罷了,但是現在的情況,無論西軍再如何的拖延也沒有什么用處。”
曹變蛟搖了搖頭,說道。
西軍拖延時間反而對于他們才是不利。
武昌城有三十萬西軍,每天的人吃馬嚼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不用提武昌城中還有不少的百姓,糧草消耗只會更多。
廬州府現在已經落入了漢中鎮的掌控之中。
西軍掌控的地方只剩下了武昌府和安慶府。
安慶府倒是可以為武昌府進行輸血,運送來不少的軍糧。
但是就算運送來些許的軍糧,也不過是讓西軍多茍延殘喘一些時日罷了,對于大局來說根本就是于事無補。
“西軍,應該是真降。”
陳望看著手中由西軍使者遞來的降表,緩緩開口。
陳望的聲音落下,也隨之壓下了中軍帳內一切的喧嘩。
“張獻忠被李巖斬殺,大部西軍被萬民軍所吞并,李定國領兵返回武昌之后,西軍便一直沒有太大的動作。”
“張獻忠的身亡,使得西軍震蕩,這幾個月的時間以來,西軍都在穩定內部的問題。”
從張獻忠身死到至今,差不多四五個月的時間,西軍完全沒有擴張一絲一毫的地盤。
陳永福麾下的兵馬不過一萬多人,南下廬州府,卻沒有遇到太多像樣的抵抗。
除去六安和合肥之外,西軍控制的很多城池甚至在陳永福還沒有領兵趕到之前便已經是開城投降。
“西軍。”
“已是窮途末路……”
短短片刻的時間,陳望已經想通了其中的關竅。
中軍帳內一眾將校皆是神情凝重,陳望所說的話,也讓他們打開了視界,不由豁然開朗。
西軍內部不穩,精銳半喪,張獻忠身死,孫可望陷城,與其一起陷在南京還有西軍的謀主徐以顯,還有十數萬西軍的戰卒。
如今武昌城中看似還有三十萬西軍,但是實際上卻根本不堪大用。
無論是守、是撤,全都前路無望。
這樣的情形之下,選擇投降,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既然西軍歸降是真,那是否要讓西軍的使者入帳?”
坐在下首的胡知禮略一沉吟,試探性的詢問道。
陳望放下了手中西軍送來的降表。
“既然西軍誠心歸順,這使者就見上一見。”
收編西軍,有利無害。
雖然其中濫竽充數者眾多,但是西軍到底是有三十萬之眾,其中還是有不少精卒強將。
就算是將其大半裁汰,還是能夠充實一定的戰力。
而且,艾能奇、劉文秀、李定國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戰將。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眼下陳望處于的困境是地廣人稀少。
河南軍器局已經開始改制,各項水利工程正在大肆的修建,要不了多久,大批的武備就能批量的生產。
軍兵的問題也很容易解決,南北運河斷流,大量的漕工失去生計。
這些漕工就是最好的兵源。
他們的體格堅韌,吃苦耐勞,有秩序,聽指揮。
一旨征兵的文書下到南直隸之地,輕易便可得十數萬合乎要求的新卒。
只需要訓練數月的時間,然后將其投到南國的戰場之上,不要多久,便能得到一支歷戰的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