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之地極為重要,陳望自然是不可能就這樣放任黃臺吉輕易攻取關寧。
再者,陳望一早也預料到了黃臺吉在這樣的時局之下,必然征召外藩蒙古助陣。
吳三桂的反叛,完全是在陳望的預料之中。
清軍攻陷了京師,吳三桂的父親與一眾親族都淪為人質。
再加上清軍的大軍壓境,依照吳三桂一貫以來的表現,投降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陳望一早便讓情報司嚴格監控吳三桂的行營、宅邸,果然截獲了吳三桂和清廷的來往書信。
隨后的事情,便是事先告知祖澤傅,馬進忠揭露實情,關城之上逼出吳三桂。
以吳三桂為首的投降派這類內患已除,但是外憂并沒有解決。
無論遼鎮是戰是降,單憑遼鎮的兵馬,關寧兩地要不了多久便會淪陷。
所以陳望便立即傳令惠登相領山東鎮第一師,整兵一萬兩千人北上馳援關寧。
山東鎮第一師的兵馬經由揚州之戰損失慘重,不過在北上之后,陳望從平南、河南、還有山東等鎮麾下抽調精銳填補入內,補足了人數。
山東鎮第一師的師長是總兵高杰。
但是高杰在揚州之戰受傷嚴重,雖然不至于致命,但是卻暫時沒有辦法長途跋涉,以及親身上陣。
所以陳望讓高杰和惠登相暫時換領部隊,讓惠登相領兵北上,高杰則是領著山東鎮第二師坐鎮海州。
對于這一切黃臺吉自然是并不知情,清廷對于明廷多有滲透,但也只是明廷,只是北國。
靖南軍所控制的地區不敢說是鐵板一塊,但是在情報司和各鎮兵馬的監管之下,清軍的耳目并不能得到太多的消息。
黃臺吉的神情不由自主的又再度陰郁了數分。
昔日攻伐明廷之時,之所以能屢屢得勝,很大程度在于請報上的優勢。
明廷的九邊就和篩子沒有什么兩樣,拿著情報來換消息的人比比皆是,晉商就是他們最大的助力之一。
明軍的動向在他們的眼里一清二楚,明廷的方略,甚至他們都能得知一二,這才可以輕而易舉的贏取連番的大捷。
但是眼下,占據著情報上優勢的一方,卻是靖南軍。
沒有秘密的,不是他們的敵人了。
現在已經變成了他們自己。
“南面的情況如何?”
黃臺吉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茶杯放下在桌面之上發出了一聲悶響。
中軍帳內一眾清軍的將校皆是適時的低下了頭,這個時候,沒有人敢去觸黃臺吉的霉頭。
拜音圖向著四下看了一眼,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回話,但是軍務現在卻是他在協助管理。
拜音圖深吸了一口氣,回稟道。
“偽明總兵陳望,領兵十三萬自徐州北上,依托水師之利,經由運河進往濟寧。”
“睿親王已經領兵從沛縣返回濟寧城內守備,暫時隔斷了偽明靖南軍北上的道路。”
“偽明之靖難軍,于三月初二發動進攻,排布重炮……”
拜音圖停頓了一下,他微微抬眼,觀察著黃臺吉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