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國公此前的指示,我已經擬定了一份新的規劃。”
陳望微微頷首,趙懷良得到了示意,從懷中拿出一封文書,遞交到了陳望的面前。
“原先錦衣衛駐地幾乎全部位于京師城內,以錦衣衛衙門為中心,輻射到相關的官署、工場和營房。”
趙懷良放下了文書之后,向后退了兩步,微微躬身,匯報道。
“其他地方的存在是通過臨時派遣的緹騎和秘密潛伏的坐記。”
“這種方式,根基太淺耳目不靈,難以支撐國公日后經略四方之圖。”
陳望目光沉靜,示意趙懷良詳細說下去。
趙懷良精神微振,條理清晰的闡述起來。
“卑職以為,可以于各省設立鎮守千戶所,使其能如臂使指,常駐地方,自成樞紐。”
“其下百戶、總旗,亦需分駐各府縣要害之處。如此,則我錦衣衛之耳目便可深入地方州府,脈絡通達,消息無礙。”
陳望微微頷首,趙懷良的這番安排布置,確實遠超他此前的預想。
看得出來,趙懷良擔任情報司主官這段時間,較之往昔進步顯著,已非昔日可比。
“經過此番改制,除去京師原有的錦衣衛編制外,各地千戶所將增至三十四座。”
“具體而言,將在兩京十四省的要沖之地皆設鎮守千戶所,共設二十九座,統稱為'內千戶所'。”
趙懷良所稱的“兩京十四省”,并非口誤。
這多出來的一省,正是如今的遼東。
明朝沒有直接在遼東設置三司,所以遼東一直以來都是寄銜于山東,掛靠在山東三司的名下。
陳望在收復北京,確認了各地總督之后,連帶著將遼東設立三司,劃歸為省的提議也遞了上去。
遼東也就此成為了一個新的行省。
雖然關外的土地還沒有完全的收復,但是陳望已經將遼東省大概的管轄范圍設立清楚。
清國如今不過風中殘燭,遼東的光復,不過只是時間的問題。
前不久從遼東傳來的消息,祖寬領兵已經收復了錦州城,重新在松錦一帶站穩了腳跟。
劃定的遼東省行政范圍,包括了后世整個東北三省,然后外延到后世的庫頁島一帶,大致就是清國鼎盛之時外東北三將軍轄區所統轄的疆域。
趙懷良停頓了一下,繼續會報道。
“依照規劃,兩京南北直隸各設五座千戶所,遼東設三所,云南、四川、湖廣、陜西四省各設兩所,其余各省各設一所。”
“陜西現今雖仍處順軍之手,尚在割據,但收復只是時間問題,故預先留出建制。”
“云南、四川、湖廣三省幅員遼闊,且多崇山峻嶺,交通不便,經由考量需設兩所方能有效管轄,遼東地域更為廣袤,需設三所方可全面掌控。”
陳望的目光落在文書上關于陜西的安排上。陜西將分設東西兩座千戶所,東所設在西安,西所則設在鞏昌府治所隴西,此地正處河西走廊要沖。
這樣的布局確實周到,陜西東西綿長,交通本就困難,分設兩所能更好地覆蓋全境。
情報司在陜西早有布置,這也是能及時掌握順軍動向的關鍵。
東西兩所的設置,既考慮了現狀,又為將來收復全境做好了準備。
至于遼東,陳望心中也早有規劃。
這個新設的行省疆域遼闊,將來在軍事上也要分三區管轄,現在設三個千戶所正與之對應。
趙懷良注視著陳望的目光,等到陳望的目光繼續往下,然而才繼續說道。
“除內千戶所外,按計劃還將設置六座外千戶所,朝鮮、日本、安南、緬甸各設一所,漠南蒙古地界設兩所。”
陳望目光微凝,仔細審閱著章程。
趙懷良這番規劃確實周到,所列之處皆是要地,幾乎挑不出什么紕漏。
這些地方,都是平定天下、休整兵馬后必須用兵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