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有人欣喜,亦有人皺眉。
不過這些事情,都與現在的陳望的無關。
陳望設置養廉銀的原由,也并非是為了現在這些大明的官員,更多的還是為了將來的考量。
大明的官員俸祿實在是訂的太低了,以至于清廉者實在是難以存活。
設下了優厚的養廉銀,真正清廉為官的人也不至于因為仕官而窮困潦倒。
昔日的海瑞作為淳安知縣時,為母親的壽辰買了兩斤的肉,竟然成了轟動一時的奇聞。
《金陵歲時記》記載此事:“青天市肉,萬人空巷,童子奔走相告。”
足以見大明真正的清官生活有多么的困苦。
若是不拒絕投獻、詭寄,不拿火耗,不貪墨銀錢,以一縣之尊,竟連肉食都難以吃上一口。
海瑞這般的人物,世所罕見,又豈讓所有人都與海瑞一般?
陳望捫心自問,他決計是做不到海瑞這樣的。
他也不愿意那些跟隨著他征伐天下,舍生入死的兄弟們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
所以無論是胡知禮養了七八房小妾,還是陳功出入奢華,亦或是諸將生活頗為鋪張,他都未加嚴責。
陳望自己也是一樣。
他可以忍受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之中風餐露宿。
但太平歲月里,要他繼續保持清貧克己的生活,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他也有很多想要的東西。
住的宅院,他想要大的,要奢華的。
他穿慣了錦衣,就不想再去穿那些粗布麻衫。
吃慣了玉食,就對于那些粗茶淡飯實在難以下咽。
人有七情六欲,有欲望才是人之常情。
但是,陳望當然也沒有忘記。
如今天下的百姓,還過的是什么樣子。
正是因為如此,正是因為對于人性的了解。
所以陳望知道,與其要求官員個個成為海瑞,不如給予合理待遇,使其既能維持體面生活,又能保持清廉的操守。
設下養廉銀,不是縱容官員們奢靡的生活,而是要讓清官不必再為生計所困,讓賢能之士得以專心政事。
不是為今,而是為后。
雖然哪怕是有了養廉銀,也仍然會貪腐。
但是貪腐,是禁止不絕的。
唯有一點一點從人性上考慮,根據時事從制度上不斷的優化,方能減少貪腐。
只要貪腐還在一個可控的范圍之中,那么國家的政治也不會糜爛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陳望的目光微動,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馬士英。
馬士英當下會意,輕振袖袍,洪聲奏道。
“燕國公此議實為良法,俸祿過薄則清官難存,火耗不革則貪風難止。”
“今燕國公收火耗之資為公,設養廉銀,既可杜絕貪墨之源,又能保全清廉之士,實為兩全之策。“
馬士英重新退回了文臣的隊列之中。
“燕國公此議,深思熟慮,朕細細思之,確為良政。”
隆武帝微微頷首,似乎是極為滿意,看著殿內神色各異的朝臣,繼而道。
“燕國公言有新政四款,如今才有兩款,另外兩款也請細細陳來。”
“謹遵陛下諭旨。”
陳望重新轉過了身,繼續上陳道。
“臣啟第三款,曰:攤丁入畝。“
“臣奉圣命,清查各省丁銀舊制,發現如今現行丁稅制度問題重重。”
“按律,每五年統計一次人口,按貧富分為九個等級,從最富者每年繳納九錢銀子,到最貧者繳納一錢銀子。這本是依家境貧富公平征稅的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