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平復心情,打發無聊時間,那個時候,他也讀了一些入門書籍。起碼,是了解這邊宗教的基本情況的。
因此,這種情況,他很快就找到了問題所在,開始調解矛盾。
吳王指出,宗教上的事情,應該僅限于宗教層面解決。這種事情,不應該和爭田的事情掛鉤。雙方教士如果對于教義問題不服氣,可以自行辯經;如果還不能說服對方,他可以出面,邀請幾位有威望的神父當裁判,讓大家在公眾面前,舉行辯經大會,兩邊愿賭服輸就行。
至于田地的情況,吳王認為,山林屬于國家,不屬于土司和豪強。阿勒曼尼地處偏遠,平時的情況,朝廷管不了,但既然糾紛出現,要好好解決,就得有規矩。
之前,土司們之間那些亂七八糟的合同協議,都沒有得到朝廷許可,其實都是不作數的。以往,因為沒有直接妨礙朝廷編戶的居民,所以也沒人管。但如果產生沖突,當然應該以朝廷為準。
所以,只要兩個村子,承認朝廷的權威,就應該按照朝廷的規矩。開墾的田地,應該屬于開墾人所有。如果他們樂意遵守這個規則,吳王府這邊會派出人手,幫忙把田界厘清,立下界碑、記下圖冊,就可以了。
為了讓他們信服,吳王還讓手下拿出一本資料給他們看。那個冊子,是這里往西,一個村莊的圖籍。
吳王解釋說,他這些年,在民間活動,招攬義士輔佐自己,期間干了不少這樣的活。村莊內部、村莊之間的沖突,已經見得多了。
很多時候,把事情說清楚,才是消除和預防矛盾的辦法。所以,遇到這種問題,他都會建立村民的簿冊,和每家的田畝分布。村里自己留一份,他這邊留一份,以備下次查閱。
這些年,他一直到處跑,沒法把所有的資料都帶著,要不然也太重了。所以,離開一個地區之前,就會劃定一塊區域,留下幾個心細穩重的人,專門負責管理這一片地區的資料。他不在的時候,這幾個人就會代替他接待村民,處理這些日常的雜事。
而這一帶地區,他之前還沒親自來過,所以才把資料都隨身帶著,正好給大家當例子看看。如果大家覺得沒問題,就也這么訂立圖籍,趁這個機會,把田產捋清楚,也省得今后不斷重復相似的問題了。
大家一聽,都覺得挺有道理,這個方法看著確實靠譜。雖然具體邊界,還是得討論,說不定還得爭起來,但至少大家有個解決的思路了。
他們也學著之前的樣子,感謝了吳王,隨即散去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