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部另外一人則定了魏姌。
她身為舞部之次,雖不像阮妤那般鋒芒畢露,身段舞藝卻并不遜色。且她被沒為奴籍之前是書香翰墨之家長大的,行事端莊,姿容秀美,骨子里都是清雅,正合永熙帝這回的要求。
選她自是板上釘釘。
樂部的人倒讓燕管事猶豫了挺久。
按照先前的慣例,自謝玉奴去后,樂部除了聞溪之外,最出挑的是許楚蠻和周小螢,該從她兩人中選擇。
許楚蠻擅鼓,打起鼓來熱烈奔放,跟魏姌的軟舞不相宜。
周小螢的簫聲固然不錯,但比起瀾音的錦瑟來
魏姌那舞姿氣度,極宜用琴瑟之音襯托。外教坊最擅撫琴的那位已被選去了內教坊,如今雖也有不錯的,卻都不及名家悉心教導的瀾音。
只是她資歷尚淺,燕管事不好擅作主張,便趁著例行入宮向高內監稟事的機會,將遲疑之處稟明,想請教坊使拿個主意。
高內監聽罷,倒是饒有興趣,“謝瀾音,就是楚州來的哪個”
“正是她。確實如您所言,音律上很有天分。”
高內監聽了,竟自頷首而笑。
他當然不認識瀾音,不過是陸修同他打了招呼,說這罪女是音律大家之后,他賣英國公府的面子,便答應安排這女子進外教坊。
沒想到她果真有點本事。
高內監稍加斟酌,便道“既是如此,便選她來瞧瞧吧。”
“一則她的樂器與魏姌更相襯,再則,外教坊先前沒個擅長彈瑟的,如今她冒出來,到了皇上跟前也能圖個新鮮。”
“至于經驗倒不必太擔心,誰還沒個第一次呢你既說她沉得住氣,回頭好生調教,多加練習,別讓怯場就是。”
高內監對永熙帝的喜好和心思揣摩熟透,亦知此次宮宴并非大宴,不必事事力求穩妥。
他既首肯,燕管事自然再無遲疑。
回到外教坊后,很快就公布了人選,由聞溪和阮妤、瀾音和魏姌準備兩場舞樂。再由另一位擅琵琶的崔銀珠和蘇蜜兒、周小螢和舞部的徐柔各備一場,以備不時之需。
消息一出,眾人反應各異。
最失落的當屬周小螢。
她來外教坊也有些時日了,原以為沒了謝玉奴攔在前面,她便能如魏姌般穩居樂部之次,每次都拿定入宮表演的資格。
誰知半路殺出個瀾音,竟憑空將機會搶走了
照這情勢,等瀾音站穩腳跟,她要想博取帝王青睞入選內教坊,恐怕得等到猴年馬月。
這讓周小螢十分沮喪。
哪怕不敢在人前表露半分,也實在裝不出含笑恭喜的態度,只尋個由頭匆匆走了。
瀾音雖沒瞧見,卻也能猜到八分。
不過有陸修的告誡在前,她原也沒打算跟周小螢走得太近。且技藝上各展所長本就尋常,這種機會上磕碰也在所難免,她聽從分派用心準備也就罷了,哪里能顧得周全那么多
好在許楚蠻性子豁達,得知燕管事如此安排的用意后,便欣然恭喜。
待日間習練完畢,回去用晚飯時,難免跟聞溪一道傳授瀾音些御前表演的經驗。
瀾音認真記下,同她們聊到亥時才回屋去歇息。
夜色深濃,屋中已是燈燭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