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盧林山以及其他幾個官員還能和徐銳談笑風生地聊上幾句,但說到國家法度改革,以及南朝伐齊之后,其他人便再也插不上嘴,漸漸成了一問一答的環節。
倒不是徐銳真的一肚子才華到了技壓群雄的地步,實在是他站在歷史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往往能用最清晰的視角,從本質上清晰解答各種疑惑。
就好比談到賦稅難收的問題,徐銳便直接指出,要想多收稅,加重稅負其實是涸澤而漁,只有讓百姓富足,并制定合理的稅收制度,才能標本兼治,立竿見影。
這種觀點雖然新奇,卻也不算出彩,畢竟大話誰不會說?
可徐銳接下來又把如何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引導農民種植收益最大的農作物,然后如何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再引導農戶將這些產品賣給商賈,從而擴大利潤,等農戶富足之后,如何改變固定的農業稅,加征商業稅和所得稅的具體實施方案一說。
不但每一個細節都是另一個世界的成熟經驗,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而且這樣一來不僅農戶收入翻了幾番,官府的稅收也會足足增長兩倍。
幾個被收稅難困擾的地方官聽完,眼睛里頓時精光大放,甚至有人找伙計要來紙筆,在飯桌上記錄起來。
酒宴原本只計劃了半個時辰,因為盧林山有言在先,他只會在這個欽差身上浪費這點時間,但實際上酒宴一直持續了整整兩個時辰。
直到月上三竿,徐銳不住地打著哈欠,盧林山實在抹不開面子,這才勉強壓住繼續提問的沖動,依依不舍地結束了這場酒宴。
散場之前,徐銳特意叫住了在場的一眾官吏,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之中送了在場官吏每人一件禮物。
武官們的禮物是每人一柄寶刀。
寶刀是徐銳親自設計的,直接照搬了另一個世界公認最美觀的冷兵器之一,哥薩克騎兵刀的造型,并采用星河集團的最新鋼材打造而成,刀身修長美觀,寒光閃爍,懂行之人一眼便能看出這些刀絕對都是極品中的極品。
對于習武之人而言,一把好武器就是第二條生命,拿到寶刀之后,立刻有人興奮地用它去斬自己的佩刀,沒想到佩刀不但被一斬而斷,而徐銳送的那柄寶刀上卻連痕跡都沒有留下。
這一下不僅是武官,就連文官也看出此刀的不凡,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要知道一柄名刀動輒都要數千兩銀子,徐銳的刀品質還要在那些名刀之上,他一口氣便送出二十多把,還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實在不能不讓人贊嘆他的財力和大氣。
除了送給武官的刀之外,徐銳還送了所有文官每人一桿特殊的筆和一瓶特制的墨水。
這支筆用紫檀木做筆身,不但雕刻得及其精美,而且用上了人體工程學設計,握筆之時手感十分舒服。
筆的內部更是大有乾坤,加入了鋼筆的吸墨設計,能讓吸在筆身里的墨水緩緩流向筆尖,只要拔開筆帽便能直接書寫,再也不用加水磨墨這般繁瑣。
而那瓶墨水更是不知道是何物所制,不但色澤溫潤,墨香四溢,而且絲毫不見顆粒感,簡直是極品中的極品。
都說文人手中的筆就好似武人手中的刀,這份禮物的珍貴絲毫不亞于送給武官們的傳世寶刀,收到禮物的文官無不喜形于色,連連拜謝。
只有盧林山見徐銳這般暴發戶的手段,心中頗為不喜,要是換了別人他恐怕早就拂袖而去,但方才的一翻淺談已經讓他對徐銳的印象有所改觀,這才耐著性子等著徐銳把禮物送完。
然而等眾人散去,徐銳又掏出一個木盒交給盧林山,盧林山打開一看,里面竟是一本刊印精美的《大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