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源省是靠近南地的省城,繁華程度,只能比擬富貴府城。
占地面積適中,跟京城差不多。本地山多,物產豐饒。頗有些像巴蜀的地形,但還未修建水利工程,沒有聞名世界的“都江堰”,各處防洪措施還在修修補補、得過且過的階段。純粹是靠老天爺吃飯。
老天爺心情好,會追著當地人“喂飯”。
老天爺心情差,讓讓當地人求路無門。
佑平末的幾年間,各地天災多,嘉源省卻安穩度日。
當地百姓感念天恩,近幾年愈發迷信祭拜水神。
謝星珩來的時候,就看見了嘉源省的特殊風情街上道士、和尚多不勝數。
他起初還以為是道觀跟寺廟的人出來團建,事關信仰,他又初來乍到,不好口出狂言,只是默默觀察。
走路間,他聽路邊的人說話,看街上小攤、街邊鋪面的主要貨品是以道士、和尚用品居多后,也有了基礎了解古代版sy。
百姓們為表虔誠,會在特定的日子里,穿上道服、僧衣,齋戒數日,在街上游行,跟“同伴”匯合,“道士”們去道觀,“和尚”們去寺廟,然后祈福還愿。
謝星珩來得巧,趕上百姓們拜水神的好日子。
他在街邊找了個茶攤歇腳,喝著澀口劣茶,吃米香濃郁的米餅,好奇望著街上的行人。
好些小孩子還會鬧騰,也想參加。大人根本不帶他們一起,怕小孩子口無遮攔,說錯話,惹怒了水神。
謝星珩看他們是拜水神,就不由疑惑,水神也有派系吧怎么兩頭都能拜
趕上了日子,沒人敢議論。
謝星珩帶著滿腹疑惑,找了間客棧歇腳,今天休整,泡澡過后補覺,天黑之前起來,趁著落日時分,氣溫涼爽時,出街問路。
他要去孟府拜訪。
孟培德是大儒,在當地很有聲望,一問便知。
謝星珩估摸著腳程,快步疾走,宵禁前跑了個來回。
次日清早,他收拾妥當,換上書生打扮,拎上幾包薄禮,出門叫了架小轎,坐轎子去孟府。
路上搖搖晃晃的,謝星珩閉目養神,默背著孟培德給他的贈書里的批注們。
到了地方,他付過轎子錢,下來理理衣衫,就拿上林庚的介紹信,去敲門。
門房回應快,開一道門縫,拿了信件去通傳。約莫一刻鐘后,謝星珩被領進了孟府。
孟府很大,各處簡樸文雅。
所用器物都很別致,謝星珩識貨,知道它們本身的價值不會高,但能收羅來這么些“不值錢”的雅物,孟家人,或者說是孟培德的學生們,真是有心了。
給老師送禮物,尤其是給剛正不阿的老師送禮,需要加倍謹慎。沒有合適的,寧愿不送。
謝星珩這次帶來的幾樣薄禮,都是農作物加工品。
果干、果醬、蜂蜜、苦芽茶,這是津口縣的特產。
豐州縣的特產,他沒拿。距離太遠,路上捎帶的幾樣,都在津口縣送完了。
路上他寫了一份“拜師貼”,以策問的格式來寫。寫他鄉試之后,在家鄉都做了什么。此去津口縣,又能為津口縣的百姓做什么。
津口縣的事,他不貪功,以“合作”來寫。
若江致微有志科舉,或許也能來嘉源省碰碰運氣。
他過堂屋沒停留,被小廝領著去了書房。
孟培德的書房,放置了很多書架,不如圖書館規整,書架的格子都錯落有致,看著高低有序,很有律感。
謝星珩來時,孟培德正拿著雞毛撣子給書籍們除塵掃灰。
看見謝星珩時,他手指正好碰到孟子。
孟培德頓了頓,將書抽出來,帶謝星珩到書桌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