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臺之后姜笙回到屬于她的觀賽席坐了下來,盡管剛才激流的后半段出了點小狀況,但問題不大。
她的第二輪已經結束,接下來她只等第三輪比賽的到來。
待看見工作人員下臺,李安輕吐一口走出后臺大門。
頂著頭頂的暖光,他平靜的向舞臺中央走去
闊別已久的賽場舞臺,他終于又回來了。
還是第二輪。
或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鞠躬。
落座。
一氣呵成的動作展示著他的舞臺經驗。
李安調試琴凳高度的過程。
觀賽席里的眾人也沒閑著。
對于這位緊隨姜笙出來的66號選手,有人同情,有人感激,也有人抱著幸災樂禍等待車禍現場。
一來聽完姜笙的表演之后,基本沒有人想跟在她后面出場。
這不是給游戲增加難度嗎。
很簡單的道理。
假設滿分100分,評委們給姜笙剛才的演奏打了90分。
那么原本正常發揮會得到80分的選手小b,就因為跟在姜笙后面出場,可能只能得到75分甚至更低。
所以說,66號給他們排雷了。
二來如果66號選手彈砸了,那就更妙了。
正好中和了前面姜笙的完美發揮,前后這么一鬧,不但降低了評委對他們后續選手的發揮預期,還能讓他們直接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老湯倒是覺得66號這哥們看著還是挺穩的,說不定能接住姜笙的場。
比賽終究還得看實力,至于什么出場順序等等都是客觀因素。
有實力的人,就像姜笙,哪怕第一個出場照樣能把巨大的壓力留給后面的人。
選手觀賽區眾人各懷心思,評委席的六名評委已經打翻到李安的選手信息表。
練習曲曲目,激流。
又見激流。
講真,劉姓男評委已經不太看好這名來自甘省音協推薦的選手了。
跟在姜笙后面出來已經夠倒霉的了。
還撞曲。
品心而論,激流這首作品,他們附小的孩子也能彈得不錯。
但是想出彩,姜笙剛才彈得算不算出彩
作為a組的評委組組長,劉姓男評委在心里也只能勉強的寫個小小的算。
因為姜笙剛才在演奏激流后半段的時候至少多踩了四次延音踏板。
至于為什么,不就是為了保持前后的聲音效果。
他心嘆,這孩子還是心態問題。
一開始進的太猛。
氣氛確實營造出來了,可問題也埋下了。
隨著鋼琴前再次抬起的雙臂,他收回思緒目光重新落到鋼琴前的聲音。
忽然,他注意到對方的兩只手趴在了鍵盤上。
不待他再做反應,只見鋼琴前的身影微微一躬,右手微抬呈勾狀。
下一秒。
那只右手手掌像是整個平面砸下去一般。
接著一個雷擊般的清脆音響從鋼琴前炸開
炸而不散,開頭右手五個音,音音顆粒分明,先強后弱的極致處理在一開始便將整首音樂的戲劇感拉滿。
每一個強音到弱音的變化,都像是帶著純粹的目的地。
談不上華麗的音色,卻給人一種節奏律動在可盼中點點壯大勃發。
就在這強弱變化之中,劉姓男評委漸漸從音樂情緒中淡出,這時他才更清楚的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