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一年的發展機遇,就可能錯過五年時間。
原本推遲一年成立昱東校區的方案就是他力排眾議所敲定的,當時多數聲音認為再等兩三年成立昱東校區也不遲。
這也是為什么當時胡明志會派袁晨飛來到更提早一年成立的昱東校區來當負責人。
東邊的市場很重要,眼下雖不如西邊,但時間永遠是在前進的。
袁晨飛來昱東一年所創造的業績也說明了一切,只是胡明志沒想到自己還是高估了這位曾經的得意干將。
當他徹底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之后,為時已晚,木已成舟,袁晨飛已經在昱東扎下了根基。
他也只能祈禱期間別出什么亂子,等他徹底搞定西邊就騰出手來收拾東邊。
可事與愿違,書人藍天齊齊上報,幾天功夫昱東落成一盤散沙。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想,這對于他也是絕佳良機。
大亂大治大興。
這次他決心從西邊抽身,親自主持東邊的工作。
那么書人就是他的第一場戰役。
為了重獲書人的信任,胡明志制定了一系列的讓利方案,不但將袁晨飛提出的一期免費延長至一年,更是承諾將在兩年內為書人打造一支結構穩定的學生樂團。
流水的學生,鐵打的樂團。
在當時,胡明志是整個蓉城第一個提出這個口號的人。
對于組建一所高水平的中小學校園樂團,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血液供給,有經驗的老成員畢業,補充進來的新成員又沒有經驗,導致樂團水平始終不能維持在一個水平再向前繼續發展。
而胡明志最終能挽回書人的點,便是這一承諾。
整個蓉城的教育行業內,幾乎無人不知藍天狂人胡明志的明號。
既然胡明志敢說這個話,那他們就再給藍天一個機會。
隨著經濟文化藝術的快速發展,年藝術教育就已經普及展開,學校學生的樂團組建當然不讓的成為了校園藝術文化發展的熱點之一。
書人自然不甘落后。
雙方一拍即合,不計前嫌,重新拉開新一輪的合作序幕。
“他也真敢。”
今天再看如何組建一個高效能的中小學管樂團,依然是個問題。
李安大概已經猜到了這次合作又是因為什么而終止。
可他猜錯了。
胡明雖不懂音樂,也確實為了重新拿回書人的合作關系不得不胯下海口。
但畢竟為昱東爭取了兩年的合作時間。
為了更好的展開在書人的工作,以及為后續在其他學校組建學生樂團組積累經驗,胡明志聘請了一系列有樂團演出經驗的管弦樂老師加入到昱東的教師隊伍。
別說摸著石頭過河,一年后再看藍天在書人的社團工作,已經搞得有模有樣了。
孩子們的舞臺演出不知比去年強出了多少。
一切都在往雙方設想的局面發展。
可這個時候胡明志的大本營失火了,藍天高層決定將西邊的工作交給另一位高層負責。
西邊可是胡明志花費了五年時間打下的江山,就這么拱手讓人豈能做罷,并且這位頂替他負責西邊工作的高層,便是最為主張向西發展的那一位。
至此,胡明志和藍天高層之間的埋藏已久的矛盾也徹底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