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孩子們還不能說這不是舒伯特的小夜曲,因為李老師的右手彈的就是小夜曲的旋律啊
聽著大調和聲的小夜曲,許家有種在太陽地兒下凌亂的感覺,像是他心中原本的小夜曲已經徹底找不回來了
李安收手起身,迎著各式各樣的目光,他問許家興“請問現在這段舒伯特的旋律還是你最喜歡的嗎”
許家興一副欲哭無淚的表情,“李老師”
李安笑笑示意許家興坐下,忽然眼前跳出一行小字。
唐采韻的師生指數降至83
呀哈,李安心笑小妮子也是個性情中人啊,自己也沒有說舒伯不好吧。
“下一個。”
李安環視一圈,這次舉手的人肉眼可見的比剛才多的多,不過他還是從第一批舉手的孩子里挑了一個。
“沈琪。”
豆豆起身“李老師好,我最喜歡的旋律是千本櫻。”
豆豆話音落下,教室里立馬各種響應。
可李安撓頭了,他沒聽過啊,“沈琪你能簡單地唱一下嗎”
沈琪哼了兩句,李安知道是哪段音樂里,一笑,“okok。”
他這一笑,“好事”的孩子已經忍不住開始期待李老師又要如何“糟踏”千本櫻了。
果不其然,原本好好的旋律在李安老師左手特效般的加持下變得面目全非。
豆豆心嘆,她以為自己無論李老師彈成什么樣子都不會改變這首曲子在她心目中的地位。
可她錯了。
“大家安靜。”
李安從鋼琴前起來示意大家把手放下去,走到教室中間環視一圈問,“旋律有沒有改變”
“有。”
“沒有”
兩種截然相反的答案沒有超過兩秒對抗,沒有改變的聲音便取得壓倒性勝利。
“旋律沒有變,那為什么音樂變了從熟悉變得陌生,其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李安再次拋出問題,“現在再給大家三分鐘時間,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旋律。”
一個清脆地響指。
反應快或是有經驗的孩子已經可以脫口而出為什么音樂給人的感覺變了,因為和弦的變化導致和聲走向發生改變,從而再導致大家所熟悉的音樂色彩發生了變化。
色彩的變化最終導致大家聽到的音樂發生了變化。
但是李老師的終極問題是什么是旋律
孩子們可以得到的已知條件是旋律的功能似乎并沒有他們原本以為的那么強大。
就像那首膾炙人口的小夜曲,旋律不變的情況下,僅僅改變和聲進行就讓大家覺得這段旋律沒有那么動人了。
三分鐘后,李安并沒有讓某位孩子站起來回答問題,也沒有直接給出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先從現象上帶著孩子們重新認識了旋律的構成。
類似的講解他在火車上給小車幾個孩子已經講過。
首先,兩個音先后響起就構成了音值在時間上的運動,這就是最小單位的旋律。
其次,以最小單位的旋律為例,如果第一個音高,第二個音低,兩音構成下行進行,反之就是上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