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上行和下行。”
“最后,如果兩個音處于同一音高位置,那就是平行。”
“當我們把最小單位的兩個音擴充到三個音,五個音,十個音,我們通過連線的方式將每一個音串聯,就可以得到一條曲折的線。”
“這條線叫什么”
孩子們“旋律線”
李安“很好,那么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條線始終是向著一個方向畫,那么這種進行被我們稱為什么”
孩子們“旋律進行”
看著眼前零星增長的教學點,李安笑著為大家鼓了鼓掌,并不意外,他現在所講的內容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講都是最基礎的內容,只不過大家需要再梳理明確一點。
“我們在演奏鋼琴的時候,除了旋律進行,還有什么進行”
孩子們“和弦進行”
李安“所以和弦進行應不應該算進旋律進行”
孩子們“不應該”
李安“那我們就把和弦踢出去,回到旋律進行,假如我們的旋律在進行到了小字一組的,它是一個四分音符,下一個音是小字一組si,它是八音音符,首先我們可以明確哪個音的時值長”
孩子們“。”
李安“無論單位拍是什么,這里的是不是都比si要長因為一個四分音符的長度總是等于兩個八分音符的長度,這點沒問題吧。”
孩子們“沒問題”
李安點點頭“好,那我的問題是,在我們的旋律線里,能體現出每一個音的長短嗎”
“能。”這次只有一部分孩子回答,換來了李安狡黠的笑容。
李安轉身在大屏幕上畫了四個點,“這就是四個音,誰可以在把他們連成一條旋律線的情況下體現出他們的音值長度。”
孩子們陷入沉思。
好像無論怎么畫,它都只是一條曲折的線。
李安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發問“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我們在討論旋律線的時候,和節奏節拍其實也沒有關系。”
現場嘩然
節奏不屬于旋律的一部分這種顛覆性的觀點讓現場的氣氛一瞬攀升到頂點。
幾位老師雖有預感李安順著前面的思路要講到這里,可當他們實實在在聽到又是另外一種感覺。
在大多數老師的認知里,節奏和節拍本就是旋律的一部分啊。
這能拆開嗎
而老查理則是露出了玩味的笑容,這套理論他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是在他跟隨塞爾金學琴的時候。
當時塞爾金也是這么對他講的。
他當時的震驚都不亞于此刻的現場氣氛,他很期待李安接下來的解密。
摘下帽子,老查理換了個更舒服的坐姿,他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樣的理論實踐支撐,能夠讓這位年輕人拋出這樣的觀點。
“好了,讓我們正式開始今天的課程。”
“旋律的表現手法。”
旋律的表現手法,再次回顧今天的課題,結合著李老師剛才的引導,有些孩子好像已經察覺到了什么。
小車忽然想起老師給她講過一句話演奏是主觀的,譜面是客觀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