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
信貸緊縮立刻就會在東洋出現。
一個巨大的難題,擺在了會議室眾人的面前。
如果不拯救日鋼,那么可能拖累東洋企業海外評級,引發海外投資資金鏈斷裂,進而導致不景氣傳輸到國內,引起劇烈的經濟震蕩。
如果拯救日鋼,但是最終卻出現銀行壞賬的話,那就意味著將會帶來一場規模恐怖的信貸收縮。
在場六家的銀行代表都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追加貸款是必須要進行的事情。”寺田斬釘截鐵地說道,“這沒有妥協的余地!我知道你們銀行的擔憂所在。中央銀行會在必要時刻,專門就日鋼項目,為你們提供流動性支持,將會開啟窗口,向銀行進行短期票據的置換。”
中央銀行也會支持嗎?!
銀行代表們聽到之后,沒有感覺到如釋重負,相反他們嗅到了背后更加嚴重的危機。短期票據置換,即中央銀行出手購買商業銀行的票據,在一定期限過后,商業銀行再對票據進行回購。
由于是中央銀行出手購買票據,等于有部分貨幣釋放到了商業銀行,彌補了流動性的不足。
但是,銀行代表并沒有覺得松了一口氣。因為到期之后,商業銀行是還要把票據再買回來的!
“如果沒有一個關于日鋼的未來經營計劃,銀行進行追加貸款幾乎是不可能通過的事情。”瑞穗銀行代表水島直接開口道,“而且高達三千多億円的貸款,日鋼究竟是要用在哪里?我們銀行都不知道日鋼竟然有一個這么大的窟窿要補!”
“日鋼遇到的困難是暫時性的。”寺田再一次強調道,“目前鋼材銷售的困境主要是由于美立堅的關稅措施。這是來自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并不是我們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出了問題。只要熬過這一段時光,日鋼必定有著遠大的前途光明。”
寺田這樣一番說辭,顯然未能打動在場的銀行代表。
他們需要的是切實可行的具體計劃,而不是對未來的模棱兩可的展望。
說漂亮話,誰都會說。
但是,這種話根本對實際的困難起不到解決重要。
三菱東京ufj銀行代表板橋再度接過話來,“總務大臣。追加貸款的提議我們知曉了,我們會回去和銀行總部進行匯報。但是,進行這樣龐大的追加貸款,如果日鋼沒有后續扭轉經營的可行對策,我們銀行是非常難辦的。”
“我這邊正在行動。”寺田說道,“我們正在尋求為日鋼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在銀行進行追加貸款的同時,新的戰略投資者也將進行注資,從而保證企業資產負債的平衡,并進行不良資產的剝離,借用銀行和戰略投資者的資金,讓日鋼徹底地擺脫困境,煥然一新,重新騰飛在東洋的經濟產業界!”
寺田提出了美好的規劃。
但是,各位銀行代表的心中,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計劃——
日鋼已經是國內最大的鋼鐵企業了。
誰還能夠成為它的戰略投資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