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菊廠旗艦機賣3000,那還能有大米什么事兒?
得罪的那可就是一大批國內資本了。
而將一開始的開拓目標客戶瞄準高端用戶,帶來的負面影響就要小上許多,對國內產業鏈沖擊也有限。
畢竟國內基本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高端品牌……
而這樣的定價策略,其實直接沖擊的就是bba合資車和豪華進口車,而給了國內汽車品牌一個緩沖期。
在國外則是主要跟高端汽車品牌搶市場。
眾所周知,這一塊利潤最為豐厚。
不論是哪個時代,富人的錢,從來都是最好賺的!
至于產能爬升上來之后,要不要跟對手打價格戰,那可就是自己說了算了……
“鮑總,你說的這個一口價,是裸車價嗎?”
有記者一研究,發現了發布價格上一個奇怪的地方,忍不住開口問道。
其它廠商發布價格,一般用的是裸車價。
這一口價……是個什么價?
“呵呵!這就是我接下來想要向各位說明的另一件事了。”鮑總笑道。
“所謂一口價,就是加上購置稅,車船稅,上牌,保險等等所有費用的最終落地價!
我們愛豆新能源已經獲得了國家專門發布的保險牌照,針對旗下車型,可以提供專屬的愛豆車險。
一口價,不含任何套路,沒有任何加價,你看到的就是實際購買價格!
一旦我們旗下的智駕車型在自動駕駛過程中發生任何意外剮蹭碰撞,以及其他安全性問題,都將由我們自己的保險公司全額賠付!”
“什么……”
所有人眼前一亮。
買車的都知道,這裸車價跟落地價之間,基本還要有個一兩萬左右的差距。
其中什么上牌、保險……更是諸多貓膩,不明就里的消費者被坑的不在少數。
而愛豆新能源……雖然定價略微高了點,但至少明碼標價,沒有套路空間,讓消費者很省心,還相當于給了個一兩萬的優惠折扣。
而那句“全額賠付”,更是讓人讀出了愛豆新能源對自家產品的極度自信。
近年來發生過不少智駕產品故障導致的車禍,包括電池自燃事件,責任劃分和后續的推諉扯皮就讓不少消費者頭皮發麻。
后臺數據掌控在車企手中,就相當于掌控了話語權。
這讓用戶在維權過程中十分被動,也打擊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口碑。
鬧到最后,本該是造車企業承擔起來的安全保證責任,卻變成了保險公司的沉重負擔。
這就導致新能源汽車的保險費用居高不下,甚至保險公司不愿意承保的現象。
更有不少網友吐槽,開電車省的幾年油錢,全交給保險公司了。
而現在……看大屏幕上的羅列的車險價格,基本只有市場主流價格的30%左右,主打一個誠意滿滿!
有這么優惠的車險,誰還會去當那冤大頭?
自家企業擔保自家汽車的安全性……
“我的產品安全我負責!”
這種理所應當,卻又十分少見企業擔當,讓一眾電車同行們相形見絀,壓力山大……
……
大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