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總指揮,最新戰報到了。除南安府外,第5軍團已經控制本省所有府城,縣城尚不在我手中的僅有長寧縣、定南廳、龍南縣,還有萍鄉縣。”
苗有林一愣,
前面3個縣在粵贛邊境,因為路程問題,故而暫時未曾控制。
“萍鄉縣是怎么回事?”
“武功山張厲勇部控制了萍鄉和袁州之間的唯一官道。他們弄垮了山坡,造成了山體滑坡,西路軍暫時過不去。我軍一去搶修,那幫人就躲在山上放槍滾石頭。”
“炮呢?”
“仰角太大,無法轟擊。”
“告訴西路軍指揮官,再給他500兵,半個月內拿不下萍鄉縣就給老子滾回去做1等兵。”
“是。”
……
參謀基于地形地理,還提出了一個方案:
將分散在江西各處的所有士兵抽調南下。
僅在袁州府城、撫州府城各留1個步兵營,在建昌府瀘溪縣駐軍1個步兵連,1個炮兵連。
分別防御湖南、福建方向。
其余州縣駐軍組成南下大軍,因為贛南殘破,糧餉供應短時困難,所以建議在攻占梅關之后,還需拿下粵北的南雄府,作為明年南下廣東的前哨基地。
苗有林批準了~
“報總指揮,進山的斥候排回營了。”
“讓他們進來。”
一名準尉低著頭:
“我部30人奉命進山偵查,沿逃敵腳印追蹤。12人失蹤,怕是~”
“南贛鎮居然敢在山里伏擊?”
“是陷坑。”
準尉仔細描述了他差點掉進去的一個野豬坑。
坑深8尺,寬5尺,內有積水。
數十根鋒利竹簽朝上,人掉下去斷無生還之理。
……
苗有林指著其中一個負傷嚴重的人,問道:
“你這傷是怎么回事?”
“報總指揮,挨了清軍一箭。”
“你仔細描述一下伏擊的過程,清軍出動了多少人?用的什么戰術?雙方戰損各多少?”
負傷斥候很尷尬:
“當時我們在爬山道,一側密林里突然飛來幾根箭矢,僅我1人中箭受傷。我們壓根沒看清有幾個人,朝林子里打了一排槍,見清軍沒反應,2個弟兄摸進林子查看情況,又踩了放在草深處的獸夾子。”
……
苗有林瞬間頭痛,表情猙獰。
作為一個貴州人,
他太明白在連綿不絕的山林里打仗,意味著什么。
貴州有100多萬座山頭,攤到每戶人家可以分到2座山。
屋前是山,屋后是山,腳下還是山。
絕大部分山“無名”,非雄壯險峻罕見之山峰皆不配有名。不同于江蘇,一座小土坡都有名有姓有故事還有座廟。
進山和出海一樣,自帶3分風險。
如果是陌生山區(海域),踏進第一步,半條命就已經寄存在閻王殿。
“你們先退下吧,包扎養傷。”
“是。”
……
他思索許久,決定給陛下上一份折子:
“~贛南戰斗雖無烈度,卻首開我軍山地作戰先河。山地作戰和平原作戰差異繁多,望參謀本部加以重視~”
寫完后,
他小心吹干墨跡,將紙張折疊成四分之一大小卷起,塞入竹筒。
融化火漆,將熔融狀態的褐色液體倒在封口處。
又取出一枚精致的小印章,對著火漆輕輕壓下。
頓時出現了清晰字樣——“第五軍團呈”。
“來人。”
“快馬送至陛下御覽。”
……
贛州府大獄,
原先的犯人就地釋放,就地從軍。囚服都沒換,就統統塞給了第1派遣軍團。
新關進來的這一批犯人,身份多是“前清廷文武官佐”,望著墻壁上斑斑血跡的各類刑具瑟瑟發抖。
苗有林端坐在椅上,伸出左手晃了晃:
“關于馬忠義進山,兵力配置、物資儲備、山寨位置、他的打算,你們知道多少就說多少!我這里,有5個可以活命的名額,含家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