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運。”
“臣在。”
“你盡快勘查,拿出可行的一級河道路線。”
“是。臣請示陛下,若路線上有農田有房屋有墳地,甚至有官署該怎么辦?”
“照價賠償!擋路的全部拆掉!”
“遵旨。”
……
“范眾默。”
“臣在。”
“你回去帶人好好盤算一下,如何借這次工程盡可能多的把下田變成上田,把旱地變成水澆地。二級河道網的規劃就交給你了。”
“遵旨。”
……
“王六。”
“臣在。”
“你把勞工署也管起來。煤炭署的工作目前成熟平穩,無需太多上心。你暫時別回銅陵了,和黃署長協作把這邊的挖河工地管起來。”
王六稍一愣,問道:
“陛下,萍鄉煤礦正在籌建~”
李郁略一思索:
“你派幾個得力助手過去,待萍鄉肅清白蓮殘匪后立即開工。讓交通署配合優先修筑一條從礦區到袁河的道路,朝廷急需優質焦煤,明年春夏之交,萍鄉焦煤必須到江南!”
“遵旨。”
萍鄉安源煤礦,赫赫有名。
此地的焦煤就是工業的優質血液。
運輸條件也不錯,大約十幾里的陸運后,就可以利用袁河——贛江——鄱陽湖——長江這么一條水運大循環。
理論上,萍鄉的焦煤可以抵達江南任何一處工廠。
……
突然聊到煤礦,李郁順口就問道:
“蜂窩煤的供需情況如何?”
王六立馬答道:
“臣統計過,一戶普通人家一年需消耗600到900塊。煤炭署已經放開民間商人進入這個行業,每年秋季提前通知城中百姓囤積蜂窩煤。繼遵旨優先供應冶金相關工業后,缺口依舊很大,或有4成。”
李郁沉默了一會:
“那就昭告吳國境內,即日起,鄉村農戶不再強制用煤,可以燒枯枝柴禾搭配蜂窩煤。但所有城池、市鎮必須燒煤。另外,蜂窩煤售價每塊加2文。”
“陛下圣明。”
江南地區早就取消了徭役,居住在城中的百姓明顯游離于賦稅體系之外。
商業和工業的繁榮讓城中百姓收入普增,這是不爭的事實。
商稅收不到他們頭上。
秋糧也收不到他們頭上。
蜂窩煤加2文,并無不妥。
紹興師爺出身的胡雪余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摸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東西,可就差了一層紙,戳不破。
他望著桌面陷入了沉思。
……
散會后,
李郁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問道:
“司馬尚最近在做什么?”
工業大臣杜仁,忍不住笑了:
“陛下,此人最近頗為勤勉。據說做的不錯。”
“一起去瞧瞧。”
警衛處備好馬車、護衛隊,御駕從道前街啟程~
1隊巡警前面開道,300侍衛前后分布,100騎兵側翼護衛馬車。
隨著戰事的節節勝利,
李郁出行的規模反而越來越大,越來越謹慎。
車隊輕易不駛入府城的小巷子,因房屋密集,街道狹窄,不利于警衛。一般只走那幾條寬敞的主干道。
粘桿處的細作無數次痛罵李郁膽怯如鼠,在老巢也搞這么大的排場。
武力刺殺無勝算,青樓刺殺等不到人,縱火無合適選址。
想來想去,唯有下毒和炮擊這兩樣稍有可能。
……
“阿仁,工業是關鍵。你可得上心。”